看度深观察|从智到治 解码善治之城的“幸福密码”
城市治理,历来是一道世界性难题。
如今的成都,有一组以秒速更新的数字:市内,拥有2.3余万栋高层建筑,机动车保有量达700万辆,跃升全国第一;地下,14条线路、总里程达601公里的轨道交通穿梭飞驰;云端,数万个5G基站飞速运转,千亿条数据实时汇聚、共享交互。
超大规模、超高密度、超高复杂性,为中国城市治理带来共同挑战。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成渝地区极核城市的成都,如何建好千万市民的公园城市?如何答好城市高效能治理、高质量发展这一“人民之问”?
迈向大城善治,成都正创新思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精琢城市的每一个暖心细节,以“微治”厚筑“善治”,打造幸福城市样本,让成都近悦远来。
智慧蓉城,更便捷
大城之治,千头万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
面对城市转型升级提出的诸多课题,2022年,成都提出,将积极探索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径,提升城市智慧治理水平。坚持以“智慧蓉城”建设为牵引,全面推动城市经济、生活、治理数字化转型,让城市运转更聪明、更智慧。聚焦“一网统管”,以“三级平台、五级应用”为核心,智慧蓉城运行中心应运而生。三级智慧蓉城运行中心搭建“王”字型架构:市城运中心重在指挥调度、统筹协调,区级运行中心强化实战枢纽、衔接贯通,街镇级运行中心聚焦联勤联动、高效处置,市级部门运行分中心重在信息共享、协同联动。
几个场景,显现出成都“智”理的不同切面——在成都,街头的红绿灯不再只是“灯”,它能自行感知、收集数据,给出信号控制的最佳方案;居家养老的老人,有SOS报警器、智能睡眠检测仪等智能设备和系统掌控一切;“蓉易办”可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登记注册等多项政务服务事项便捷办理,实现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100%“最多跑一次”;“天府市民云”已集成市县两级民生保障、交通出行、便民缴费等数百项城市服务功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公共服务一网通享,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智慧交通、智慧生活、智慧政务……随着越来越多的“智慧+”场景出现在人们身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想,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切身体验。
人民之城,更宜居
基层是城市治理的基础所在、重心所在、支撑所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城市高效治理,还要让城市保持适度的弹性,体现出广泛参与性、最大包容性,建成宜居、宜业的有机生命系统,真正实现城市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在成都,高新区锦城社区通过积极培育社区自组织“妈妈团”,吸引年轻群体主动参与到社区营造中;青羊区清波社区建立2个党员家庭捆绑1个项目,带动N个居民家庭参与的“2+1+N”党员家庭志愿服务机制;武侯区创新借鉴信托理念,以基层党组织、小区业主、物业企业“三元共治”,引导居民参与小区治理……其内在逻辑,都是通过调动全体市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让社区治理更加走心、更有效率、更可持续。
近年来,成都积极构建与公园城市示范区相匹配的治理体系,在党建引领社区治理方面不懈耕耘,巩固完善拓展“微网实格”治理效能,聚力实施小区(网格)党组织体系筑基等专项行动,持续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村(居)民议事会”等基层议事协商制度,有效引导广大群众全过程参与基层治理,城乡居民的主人翁意识和全社会的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城市基层治理创新路径。截至今年2月,成都已推动6517个物业小区、1.1万个老旧小区(院落)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100%覆盖,建成小区(网格)党组织(党小组)6.4万余个;打造社区议事厅、议事亭1.2万个,建立无专业物业小区(院落)自治组织10272支,“应建必建”率达到85.58%。
“小事不出格、难事不出网、大事不出区。”从出行难、停车难、买菜难,到有颜值、有文化、有烟火味;改不改、改哪里、怎么改,整个改造过程中都由群众说了算,小区事务全部由群众“拍板”决定,不断强化城乡社区人民属性。集众智、汇众力,如今随着“微网实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成都不断提升着城市“精治”“共治”水平。
幸福大城,更温暖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城市是人的城市,城市治理的最终落脚点,说到底在于更好解决人们关心关切的民生问题。
去年,成都市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聚焦教育、医疗等十大民生领域,实施重点项目546个,全年完成投资1115.9亿元;民生实事86项具体工作目标全部圆满完成。今年,成都民生实事清单“上新”,所公布的十方面36件民生实事中,从吸纳应届高校毕业生来蓉留蓉就业不少于7万人到深入实施全民参保计划,从中小学幼儿园新增学位不少于7万个到建成镇(街道)为老服务综合体30个,从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3万套(间)到建设“15分钟社区幸福生活圈”100个……聚焦的都是市民群体的身边事、操心事。
成都“最具幸福感城市”形象深入人心,这种“城设”背后对应的,是城市治理水平的不断精进。正如个人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城市的幸福感同样需要在奋斗中才能流淌。一个城市的治理水平,要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步,推开窗看到的景色美不美,散步时有没有一张干净的公共座椅,老旧小区没有健身空间怎么办……只有在看似寻常的细节处用心用力,我们生活的城市才能更有温度、更有内涵、更有质感,才能满足人们深层次的需求,让人们更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细微处见精神,细节处显温度。高效能的治理正在不断助推成都的高质量发展,不断助推这座城市的人民共同创造和享受高品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