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继鱼子酱后,“成都造”鳗鱼跻身国内、国际一流

来源:美丽大邑 2024年04月09日 17:28

继鱼子酱被端上国际餐桌后,“成都造”的“川鳗”又将成为一张闪亮的国际名片。

“必须要严格把控鳗鱼产品品质,所有拉过来的活鳗都要在第一时间加工成烤鳗,放进冻库,保证口感。”4月8日,在大邑王泗镇,刚以“川鳗第一人”入选“天府兴农榜”的成都市海光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沈明国已经回到公司忙碌起来。

图片

鳗鱼有着“水中软黄金”之称,我国鳗鱼养殖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等沿海省份。2006年起,已在外地闯荡多年的沈明国从福建等地积累了丰富的鳗鱼养殖、加工、销售经验,决定返回家乡四川创业。

经过多年摸索试验,终于在宜宾江安建成年养殖鳗鱼1200吨的养鳗场,并在大邑建成国内、国际一流的鳗鱼加工厂——成都市海光食品有限公司,专门从事鳗鱼加工销售,开辟了四川省鳗鱼养殖、加工、销售从“0到1”的全产业链,“川鳗”也成为四川新的特色水产品。

图片

记者当天在公司鳗鱼加工车间看到,在工人娴熟的操作下,开背、剔骨一气呵成,一条条滑溜溜的鳗鱼被迅速处理的干干净净,再经过烤制、淋酱汁、速冻等多道工序后,香喷喷的蒲烧鳗鱼便出炉了。

沈明国介绍,2023年,公司年加工800余吨蒲烧鳗鱼销往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出口创汇近7000万元人民币,且未来产能将持续扩大。

记者了解到,去年5月,四川烤鳗首次通过位于成都市青白江区的中欧班列出口海外,“川鳗”也成为川货出川的代表品种引发关注。而作为四川水产领域的“独角兽”,“川鳗”要打造“天府”高端特色水产品牌名片,还得有更具竞争力的“独家产品”。

图片

对此,公司结合市场需求,历时5年成功开发出常温保存“新型鳗鱼调味酱”产品。“今年,鳗鱼调味酱陆续在成都、重庆区域内的各大商超上架,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商家催着补货。”言语中,沈明国难掩喜悦。

这份喜悦,不仅来自市场的认可,更是沈明国扎根鳗鱼行业多年的全新尝试。从传统的“蒲烧鳗鱼”到最新产品“新型鳗鱼调味酱”,产品形态更加丰富,背后蕴藏着行业发展的新风向。

图片

沈明国介绍,为了让鳗鱼价格更亲民,他也在进行一些尝试:“一方面是先把量做起来,推动产业壮大。探索农户、合作社土地、资金入股等形式,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另一方面,我们也在推广新产品,例如‘鳗鱼调味酱’,这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

对于未来,他表示,计划5年内再建3家配套养殖基地,并把大邑加工厂二期建设提上日程,通过“宜宾产·大邑造·全球供”的四川境内区域协同模式,将四川鳗鱼养殖加工产业做成一张闪亮的国际名片,为让“天府粮仓”家底越来越扎实贡献企业力量。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