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时评 | “多动症”男孩被劝退 要“治本”先治病

来源:看度新闻 2024年04月12日 15:40

46名家长集体向学校请愿,要求班上的一个男孩转学。这一次,还真不是家长们太过玻璃心。因为这个孩子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几乎打了班上所有的同学,还有其他诸如向同学竖中指、咒骂同学去死的行为,他还叫嚣“我就是喜欢欺负你,你不要告诉父母,否则我更会欺负你”。

将心比心,换作是谁,都不希望自己孩子的班上有这样的同学。而这个男孩的家长呢,却轻描淡写的表示,孩子有多动症,这些表现只是因为他想跟同学玩,但又无法正常和人交流。

孩子是不是多动症,因为没有诊断书咱们并不清楚,不过打人就是打人,不能因为你家孩子有病,就让全班同学吃药吧?更何况,这也是对自己孩子不负责任的一种表现。集体请愿的是班上全体家长,这说明问题存在不是一天两天了,可家长还是坚持让男孩去上学,这不是放任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吗?

孩子才7岁,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出现问题,及早解决远比上学上课重要。因为,如果不能正常的跟同学沟通,也会导致他自己长期生活在一个孤立、充满敌意的环境中,伤害最大的可能是他自己。说句玩笑话,如果46个孩子打他一个,也不是打不过。

孩子是无辜的,他的行为的确可能是某种疾病导致的,但班上的其他同学同样也是无辜的。“家长联名劝退”,是保护自家孩子的无奈之举。可是如果因为联名劝退,就放弃了这个“问题学生”,这对教育工作者来说也是一种极不光彩的失败。

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在问题学生的家长和学校身上:一方面,家长应该正视问题,及时让孩子接受相应的心理治疗,在没有治疗好之前,不要到校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对学校来说,既要耐心做好家长的解释工作,也要因材施教,帮助“问题学生”不断改善情绪和行为,这才能真正保护好每个学生的权益。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树徳,它教给孩子的第一课应当是“不抛弃、不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