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世园会|悬湖飞瀑假山秘境 山水画卷中提前“解锁”世园水景第一站
清风拂面,春暖花开。4月26日,2024成都世园会即将开幕。在世园会主会场,主展馆前的绛霞湖在北岸飞流成瀑,世园水景“第一站”将从这里开启。
近日,看度新闻记者和世园十景之悬湖漱玉设计师、成都设计咨询集团·市市政院项目负责人蒋胜银一同探索绛霞湖与悬湖漱玉,在山水画卷中开启世园之旅,提前解锁世园水景第一站“打卡方式”,揭秘“湖+山+瀑布+秘境”生态组合背后的设计逻辑。
湖与瀑布
两个景点连成一体
从园区一号入口进入后,步行经过综合服务馆,在主展馆旁就可以看见绛霞湖。记者了解到,绛霞湖蓄水工作从2023年12月开始,目前蓄水工作已经完成,湖北岸景点“悬湖漱玉”等建设工作已全部完成。
绛霞湖面积近4万平方米,总水容量约6.6万立方米,湖水深0.5~4m,湖岸线长约1.4km,是世园会极具特色和亮点的水景点之一。据成都园博公司相关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正在持续完善细节,在世园会开幕时呈现效果最佳的世园水景。
“绛霞湖是利用三面原生态地形,加一面人工构筑的堤坝,围起来的人工湖。”世园十景之悬湖漱玉设计师、成都设计咨询集团·市市政院项目负责人蒋胜银介绍,绛霞湖因地制宜在现状两级台地地貌基础上,依山就势营造上下两湖。与绛霞湖一体建设的景点“悬湖漱玉”,既是绛霞湖的湖堤,也是一处长度接近300米的假山瀑布景观。
“绛霞湖与悬湖漱玉虽然是两个景点,但是一体建设和呈现。”蒋胜银介绍。因此,从景观游览角度而言,游客沿着绛霞湖左岸观赏前行,瀑布自然就成为下一个游览景点,“游客看完湖接着就看瀑布,在园区内相同的区域就能观赏不一样的水景形态。”
观感震撼
零距离欣赏飞流直下
“悬湖漱玉的设计主要是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山、水元素展开的,我们希望打造一个人和山、水亲密互动的世园场景。”蒋胜银介绍,瀑布宽度约200米,最高落差18米,“瀑布依托假山形成,假山实际上是绛霞湖的堤坝,所以它的高度和长度都是由湖四周原生态的地势决定的”。
悬湖漱玉前方设置了3米宽的游客栈道,栈道距离瀑布仅6米,栈道还特别设计了一处加宽至10米的打卡点。“游客站在栈道上看瀑布,在四周浅水滩、落水声营造的环境中,就会有种‘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震撼观感。”蒋胜银分析。
经过栈道可以“穿越瀑布”进入假山内部通道。“这个内部通道其实也是一处景色,里面有花有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我们称为‘秘境通幽’。”蒋胜银介绍道。游客进入里面观景游玩将完全置身于山水之境,可以零距离观赏飞流而下的瀑布。
绛霞湖水质清澈平静,宛如一面无瑕的镜子。悬湖漱玉瀑布飞流,似白练飞舞。开园后,湖与瀑布一静一动的不同形态,不仅能为游客呈现水景之美,湖面规划设计的水秀表演也将为游客带来意外之喜。
设计师推荐
世园水景第一站的三个打卡位
届时,世园会开幕后,主会场一号入口将迎来诸多游客,绛霞湖也将成为他们从这个方向进入园区看到的第一处水景,也意味着“打卡”可以由此开始。
“绛霞湖实际上是绛溪河综合治理的一部分,所以在游览路线设计上,它与绛溪河面、岸边景观都是相关联的。”蒋胜银说道。从主展馆旁的绛霞湖边出发,沿着湖左岸一路观赏周边景色,行至“悬湖漱玉”,经过一道蛇形小道到达瀑布下方,再走上瀑布前方的游客栈道,最后进入“秘境通幽”——这就是绛霞湖+悬湖漱玉的游览路线。
据蒋胜银介绍,游览路线有三处“打卡点”:湖畔起点处、瀑布前的游客栈道、秘境通幽。起点处可以看绛霞湖喷泉,晚上还有水秀表演。栈道上打卡就能看瀑布全貌,十分震撼。“秘境通幽”内有两层设计的仿古楼阁,站在二楼可以一览远处的天府眼、锦云楼、竹编桥、瀑布酒店等。
此外,游客从“秘境通幽”出来后,设计路线还远没有到达终点。“往前大约五十米,游客便可以开启世园会另一种特别的游园方式。”蒋胜银说。
船游世园会
设计师揭秘主会场“水上快速通道”
在主会场,绛溪河穿园而过,其中码头和观景平台就串联出世园会唯一水上游园路线、“世园十景”之一的“绛溪畅游”。“景观码头串联的游线结合河道两侧的景观游步道、绿化植物、构筑物等,形成了‘绛溪畅游’这一景观。”“绛溪畅游”设计师、成都设计咨询集团·市市政院景观设计师王锐介绍。
从上游到下游,“绛溪畅游”规划设计有杉林渡、望芳台、柳映朱楼、垂虹台共4个可停船的景观码头。其中杉林渡、垂虹台作为始发和终点码头,游船停靠区约20米长,设置有休憩平台、亭廊设施。此外,“绛溪畅游”还包括规划设计的5处不停船的观景平台:鹤舞芳汀、曲水荷风、竹影碧波、美憬阁、世园瀑布。
在路线设计上,游客从主展馆方向而来,游览完绛霞湖、悬湖漱玉,从瀑布假山出来后,便直达始发和终点码头——垂虹台码头,乘船经柳映朱楼、望芳台、杉林渡后原路返回,便又回到了主展馆。这条路线游览世园会既省时省力,又能欣赏美景。
“绛溪畅游”串联起世园会大部分展馆和景观,河道两岸草木花卉令人目不暇接。园区内独具特色的丘陵起伏的地貌、宽阔蜿蜒的绛溪河面都是自然形成的景观。人在船上随着游船前行,两岸地形地貌不断“后退”,可谓是“大舸中流下,青山两岸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