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祝贺!嫦娥六号探测器发射成功 人类首次开展月球背面取样

来源:看度新闻 2024年05月03日 19:04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5月3日17时27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由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之后准确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嫦娥六号探测器由此开启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之旅,预选着陆和采样区为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

ysysgbwkrdadlyelqxaddbwj_m.jpg

嫦娥六号任务工程模拟动画(来源:国家航天局) 

据悉,嫦娥六号任务将突破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采样和月背起飞上升等关键技术,实施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这也将是人类首次在月球背面登陆并采样返回。

在国际合作方面,嫦娥六号任务搭载了法国的氡气探测仪、欧空局的负离子探测仪、意大利的激光角反射镜、巴基斯坦的立方星等4个国家的载荷和卫星项目。与此同时,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国际月球科研站大科学工程,希望更多国际伙伴加入,共同拓展人类认知疆域,为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受到月球的遮挡,登陆月球的探测器无法直接与地球通信,为顺利完成月球背面航天器与地球间的通信,今年3月,鹊桥二号中继星成功发射,为嫦娥六号等任务架设了新“鹊桥”。

除了嫦娥六号,为探索月球我国还做了哪些努力?一起回顾“嫦娥”系列的探月步伐。

嫦娥一号

2007年10月24日,我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开启了我国探月工程的辉煌历程。

△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

2008年11月12日,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影像图发布,这是当时世界上已公布的月球影像图中最完整的一张,图像数据完整、信息丰富、信噪比高、质量良好,在图像质量和影像制作方面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为探月工程一期“绕月探测”任务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嫦娥二号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发射成功。2012年2月6日,“嫦娥二号”月球探测器获得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影像图发布,制作完成的7米分辨率全月球分幅影像图产品共746幅,总数据量约800GB。

2012年4月,嫦娥二号圆满完成在日地拉格朗日L2点一个完整周期的飞行探测。2012年12月13日,嫦娥二号与国际编号为4179的图塔蒂斯小行星由远及近“擦肩而过”,最近交会距离不到1公里,首次实现了我国对小行星的飞跃探测,成为我国第一个行星际探测器,而后嫦娥二号飞至1亿公里以外,对我国深空探测能力进行了验证。

嫦娥三号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着陆于月球表面并开始实施月面勘测,这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探测技术的国家。

嫦娥三号着陆的区域在之后被命名为“广寒宫”,被带到月球的中国首辆月球车也被命名为“玉兔”,就这样广寒宫、嫦娥和玉兔的神话成为现实。

△玉兔号与嫦娥三号着陆器月面互拍

嫦娥四号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在月球背面,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勘察。来自中国的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留下了世界探月史上的第一行足迹,开启了人类探索宇宙奥秘的新篇章。

△嫦娥四号探测器与玉兔二号月球车

嫦娥五号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搭乘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飞向月球,2020年12月17日凌晨1点59分,历时23天的飞行之后,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了1731克珍贵的月球样品,实现了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标志着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完美收官。

资料综合:央视新闻、人民网、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