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月薪5千46个工作群 “隐形加班”不如多些将心比心
热知识:今天是星期天,也是星期一。一大早看到一条热搜:5000块钱的工资却有46个工作群,打工人瞬间破防,差点哭晕在地铁上。当代打工人现状,包括但不仅限于:莫名其妙被拉了无数个工作对接群,对着厌恶的同事领导客户喊宝子喊亲,写无数没用的周报月报、一句话能说完的事情非要整个PPT;吃老板的饼,背同事的锅,早出晚归超长通勤,月初想辞职,月底拿全勤,骂人的话到嘴边了,说出口的却是“好的收到”。
自从有了工作群这个东西,甚至连下班和放假都不“香”了。身体虽然离开了工位,微信群却不断弹出消息,领导的消息要回,客户的需求不能怠慢,更惨的是,这种将工作时间和私人时间完全混在一起的加班,很多时候还不能享受加班费。
今年的“两高”报告中,就首次出现“隐形加班”“离线休息权”等提法,并将“隐形加班”劳动争议案列为2023年度十大案件,首次对利用微信等社交媒体进行隐形加班提出相关认定标准。尽管如此,想要全面杜绝这种现象,恐怕并不容易。
违反劳动法又怎样?直接申请仲裁,工作多半就没有了,而且即便仲裁了,可能也是一个不痛不痒的处罚,毕竟这年头,连无偿加班都不算新闻,更何况是“隐形加班”。占理不一定可以讲道理,即使讲赢了,可能会丢掉工作,为了养家糊口,打工人可以走的路不多。
不过,从长远来看,总想把员工便宜占尽的公司也并非稳赢。毕竟,和加班相伴而生的另一个词叫“摸鱼”。如果加班没有补偿。你猜,能有多少人真把坐在工位上的每一分钟都用来工作?
一个单位,要想让员工最大程度发挥主观能动性,无非也就两个重要因素:面子和里子。面子是员工能得到尊重,里子是员工能得到实惠。说白了,谁上班不是为了养家糊口挣钱养家啊,如果连劳动法规定的都不能得到保障,难不成真的只能为爱发电吗?多一些将心比心吧,保护好员工的合法利益,实际也是保障着企业的前进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