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事关阳台、车位、底层架空……成都公开征求意见

来源:成都日报 2024年05月07日 18:36

记者从今日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召开的《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4)》(以下简称《规定》)宣传通气会上获悉,该《规定》现已正式公开征求意见。此次《规定》修编的主要内容包括:容积率、用地混合、地下空间、建筑密度、竖向、停车配建、底商、底层架空、阳台板率、第五立面等管理要求。

根据日前发布的《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4)(征求意见稿)》,住宅用地、住宅混合商业服务业用地的规划控制指标将按以下规定执行。

住宅用地与住宅混合商业服务业用地核心区基础容积率均不大于2.5,一般地区基础容积率均不大于2.0,特别地区基础容积率均不大于1.5。值得注意的是,住宅用地核心区与一般地区建筑密度均不大于25%,特别地区不大于35%。住宅混合商业服务业用地核心区与一般地区建筑密度均不大于30%,特别地区不大于35%。

此外,该征求意见稿还明确了住宅层高不应低于3米;将阳台等半开敞空间占比15%提升至20%;按“户”进行配建地下停车位等。

会上,市规自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规定》的五大特色亮点。

1.改善人居环境,适度提升建筑密度、强化地下空间便民化利用、恢复底商设置。

适度提升建筑密度,可用于增设景观廊道、小区服务用房等小区配套服务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活动功能空间;鼓励住宅物业管理用房利用地下空间布局快递收发等便民配套设施,推动垃圾用房利用地下空间设置,多渠道提升小区人居环境。同时本次修编恢复设置社区底商,以利于打造多样化街区形态,形成适应成都地方特色的慢行街区,提高居民出行舒适度和生活便利性。

2.提升生活品质,提高阳台等半开敞空间比例、规范住宅层高、推动底层架空设置。

结合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要求以及我市气候特点,将阳台等半开敞空间占比15%提升至20%,即可增加住宅得房率、推动产品创新和户型设计迭代升级,又可以为居民提供储物、通风、绿化及休闲健身等复合型空间,同时明确住宅层高不应低于3米,提升居住舒适度和生活品质;另外规定了住宅首层应局部架空,实现公共活动空间在小区内部的延伸,形成交流互动、开放共享、视线通透的公共开敞空间,推进高品质住宅小区建设,既回应了市场需求,又满足了居民高品质生活需求。

3.推动停车供需平衡,精细化设置地下停车位配建标准。

此次修编按“户”进行配建地下停车位,可更好地适应住宅市场户型变化,对各类户型产品车位供给有较明显调节作用,既可解决以大户型为主的改善性住房地下车位配比过高的问题,又能提高以中小户型为主的保障性住房等产品车位配比,进一步提升停车位管理精细化水平。

4.提升城市景观风貌,鼓励高品质建筑设计。

为鼓励公共建筑打造屋顶花园、公共活动空间,明确第五立面、立体绿化管理要求,将建筑屋面空间打造成整洁有序、环境舒适的活动场所。同时明确建筑外墙外饰面层、公共建筑的空中共享平台纳入容积率奖励政策,以利于打造高品质建筑立面效果;明确原生地形地貌保护与利用的基本原则,以利于打造良好的城市景观,塑造公园城市特色风貌。

5.惠企利民,明确适用情形及动态更新机制。

在适用时间节点层面,明确在本《规定》施行前已取得规划条件且合法有效的建设工程,依据原规划条件执行;同时明确目前新旧版本过渡时期出具的规划条件中《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为方案报批时届时有效的版本,兼顾政策实施公平性和政策普惠性。另外本规定明确建立跟踪评估及动态修订机制,以及时跟进城市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强化技术规定的导向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详细信息请点击:成都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公开征求 《成都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24) (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