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风景线|赋能乡村文明 “一约四会”树新风
今年以来,成都市大力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充分运用积分制、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村规民约等方式持续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培育文明乡风。
推行“一约四会”,提升居民文明意识
“五一”前,简阳市云龙镇鱼荐社区一位居民原本张罗着为老父亲大办70岁寿宴。社区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特意向其宣传了社区村规民约,引导其节俭举办寿宴、简化操办程序、不铺张浪费。随后,该村民向社区红白理事会进行报备,并在红白理事会的协助下,为父亲办了一场简简单单、热热闹闹的生日宴,既表达了心意,也弘扬了文明新风。
“以前我们村大操大办、相互攀比的情况比较严重,水涨船高的礼金给村民带来了不少困扰。近几年,社区推行‘一约四会’(即村规民约与社区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大力提倡移风易俗,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反对铺张浪费,村民的文明意识明显提升。”鱼荐社区负责人介绍说,除了通过“一约四会”对村民行为进行规范外,鱼荐社区还注重挖掘社区里的好人好事,定期开展“好邻居”“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选出了一批群众看得见、望得着、学得了的身边典型,在全社区营造了人人争当榜样、人人尊崇典型的氛围。
细化村规民约,潜移默化推进移风易俗
喜事新办、厚养薄葬、丧事从简……彭州市桂花镇金城社区将这一规定列入村规民约,使移风易俗浸润到居民日常生活中。
经先后3次修改,金城社区新制定的村规民约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等大大小小75项。同时,设立了红白理事会,招募德高望重、热心社区事务的居民作为志愿者,宣传推进移风易俗。
此外,社区还鼓励居民推荐和发掘身边的文明典型、道德典型,定期开展“文明之星”“道德之星”“好邻居”“好家风、好家规、好家训”家庭、文明家庭等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建立文明行为“红榜”、道德“红榜”、孝道“红榜”,通过典型引领示范,带动形成守望相助、向上向善的良好社区氛围。
浸润日常,培育文明新风尚
四川天府新区南新村把反对铺张浪费、大操大办、封建迷信等纳入村规民约,作为农村道德积分排行,实行先进好人、道德模范评选的重要依据。
在人流量较大的活动场所搭建宣传台,举办坝坝会,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倡导大家“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切实推进婚俗改革。以“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主题活动为载体,持续开展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媳、好少年评选;持续推进“我们的节日”、道德讲堂、百姓故事会等活动,营造尊传统、爱文明、敬美德的氛围。
此外,还通过招募方式,引导群众自发成立了一支40余人的志愿服务队,广泛深入开展各类政策宣讲、科普教育、移风易俗、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用群众听得懂、能认同的“方言土语”,将文明新风送到群众心中。
“村规民约1+N”,滋养乡风民风
新都区创新实行“村规民约1+N”模式,即通过“一篇村规民约+社区精神、村歌、村徽…”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新繁街道大墓山村向村民搜集乡村善治的“金点子”,让村民做“村规民约”的主人,采用文字版、顺口溜版、村歌版、简谱版、村徽版、村诗、村训等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广泛宣传,使村规民约的内容深入人心,在田间地头广为传唱。军屯镇金牛村发挥党员、志愿者、村社长等群体带头作用,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创新拍摄“金钱板+《金牛村村规民约》”的宣传视频,同时创作出“俯身耕心,孺子金牛”的具有当地特色与内涵的村徽,使其富有浓厚的乡村意趣,深受村民的喜爱和赞赏。
此外,桂湖街道新桥村将“奖励优秀学子”写进了新桥村的“村规民约”,大丰街道太平社区拍摄了《以“约”为度,颂出和谐》村规民约专题宣传视频……一系列独具特色的村规民约,奏响一曲文明乡风“交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