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节回家帮父亲砍1800斤柴引发关注 回应:对他来说 这就是五一放假的意义
“‘五一’放假回老家,帮父亲砍了1800斤柴!”近日,黄冈师范学院大三学生薛炜的事迹被网友热议。据悉,薛炜是脱贫家庭学生,本打算“五一”假期留在学校写论文,但因为想家临时买了一张绿皮火车的站票,历经9个小时后,他终于回到大山中的老家……
9小时无座站票回家
工地劳作的父亲赶去接他
薛炜介绍,原本“五一”假期自己准备留在学校改论文,突然因为学业和生活上的琐事,情绪有点“丧”,就想回家了。于是他花了36元,买了5月1日凌晨的一趟绿皮车的无座站票,前后花了近9个小时,才从黄冈市回到了十堰市房县附近的大山老家里。
一路上,薛炜随身带了个折叠椅,窝在火车上,构思了下论文修改思路,一夜无眠。白天快到站时,才给父亲打了电话。当天,薛爸爸正在工地上班,想到薛炜身带行李,就临时从工地上请假,赶到火车站接儿子回家。
薛炜乘绿皮车回家的途中
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父子俩用双手搬完一座“柴火大山”
薛炜家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回到家后,考虑到家里没有空调,冬天需要烧火取暖,做饭的土灶也要用木柴生火,薛炜和父亲就决定去后山上看看。因为家旁边刚建好水库,有不少施工队留下的废弃木材,薛炜便和父亲一起从山上把木材扛回家锯成段,再用斧头劈开。
“其实最累的不是劈柴,而是从山上把树拖回家,因为树是湿的,非常沉。”薛炜说。劈完柴后,薛炜满心骄傲地和一堆柴火拍照留念,随后和父亲一篮接着一篮地拎去后墙。短短的几十米距离因为路的崎岖,不能用小推车,父子俩硬是搬完了一座“柴火大山”。薛炜的爸爸是一名木匠,他估算了一下,两人一起砍了约1800斤柴。
父子俩一起砍柴
上课永远坐在第一排
父亲在家门口打工陪他成长
在薛炜的大学班主任李明看来,尽管家庭条件不好,薛炜却非常阳光、积极、努力。李明是薛炜两门专业课的任课老师,李老师说,“上课时,薛炜从来都是坐在第一排,非常投入,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学习。”
刚进大学参加军训时,薛炜就非常能吃苦,高标准严要求完成各项任务,被评为优秀学员。大一班委选举,薛炜竞选班长成功,一干就是三年,在班级建设、团结同学上,都表现得十分优秀。“有薛炜这个班长,我很省心。”李明老师表示,薛炜也是全班第一个入党的学生。
在学校,薛炜除了专注体育教育专业的学习,还选修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双学位。在课余时间,薛炜继续学习自己从高中就喜欢的书法。
薛炜的书法作品
薛炜感叹,他也曾和村子里很多孩子一样,当过留守儿童,后来父亲觉得要陪伴他成长,就选择了放弃外出打工,虽然在家打零工收入少了很多,但爸爸却能在生活上把他照顾得更好。“我的阳光、积极,都离不开爸爸一点一滴的用心陪伴。”薛炜骄傲地说。
薛炜计划大学毕业后先就业,理想的状态是考上公务员回老家反哺家乡。薛炜说,自己家乡虽然已经脱贫了,但那片土地充满生机和活力,还是有更多的进步可能。
看度短评:
薛炜的砍柴视频不仅是一段生活的记录,也是有爱心有担当的表现,更是现代年轻人勤劳与奋斗的象征。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年轻人的舞台无比广阔,就如薛炜所说,“我们只要保持勤劳、不懈奋斗,就一定能够拥有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我们也祝愿薛炜在未来的道路上能够得偿所愿,实现自己的梦想。
资料来源:十堰广播电视台、十堰晚报、极目新闻、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