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澎湃成都丨越南、泰国、印尼…400万斤新都火葱“出国”啦

来源:看度新闻 2024年05月09日 16:25

日前,“中国大葱韩国进口量暴增760%”相关话题引发网友热议。不仅是大葱,中国还大量出口了大蒜、青椒、西红柿等蔬菜。这些漂洋过海走向国外餐桌的蔬菜,怎么会少了成都造的身影。

5月8日,记者在新都区军屯镇东林村,看到一梗梗排列整齐连绵成片的火葱长势喜人,一群头戴草帽、手拿铁铲的村民们正忙碌地工作着,还没走近就能闻到空气中飘荡着一股冲击眼鼻的辣味。

图片

村民们正在收割火葱

“我们合作社种的火葱每年出口量大概在2000吨(400万斤)左右,通过经销商出口,销往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国家。”成都市昊达农业专业合作社(简称:合作社)负责人赖先明告诉记者。

图片

东林大蒜火葱种植基地

图片

刚采收的火葱

军屯镇作为传统农业大镇,村民种植的农作物基本是以油菜、蒜苗、水稻等为主。传统农作物经济价值不高,许多村民将土地闲置外出务工以此增加家庭收入。为了增加村民收入,2017年,军屯镇引入了成都市昊达农业合作社。当地紧紧围绕“集体增收、农民受益”的原则,积极探索壮大产业新路径、新模式,通过引进专业合作社,采取“村集体组织+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火葱种植产业,打造“火葱种植基地”,建设集生产、仓储、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打造“一村一品”特色农产品牌,带动村民致富。

合作社的参与改变了村里的现状,合作社流转了村上一千多亩耕地用于火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村民们不仅每年可以拿到土地租金,还能在合作社劳动挣钱,一举两得。以前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返乡,不少村民在合作社的带领下也种上了火葱。“我们会教村民种植火葱的技术,他们自己种植的火葱成熟后,我们合作社会全部收购过来。”赖先明表示。

图片

党员志愿者帮助合作社采收火葱

每年四月中旬到五月初,合作社田地里就会有数百人同时收割火葱,景象特别壮观。“按天算的工资是两百,计件的一天最多可以挣到五百。”赖先明对于村民们能通过火葱增加收入也十分高兴。除了通过劳动增加村民的收入以外,赖先明每年还会给流转土地的村民额外分红。虽然,金额不多,但是村民拿到分红格外高兴。“现在我们的土地流转给合作社,还能在合作社务工,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村民黄祖清笑呵呵地说。

除了村民采收外,军屯镇还组织党员志愿者在农忙时间帮助合作社进行采收。“合作社带动了我们本地村民在家门口发家致富,同时,有效利用了村上闲置的耕地资源,实现了村民与合作社的双赢局面,也达到了我们引入合作社的初衷。”东林村党委副书记蔡嘉宝告诉记者。

资料来源:新都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