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成群人皆有情,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收视登顶、播放量破千万
近日,由马伊琍、周依然、于适主演的电视剧《我的阿勒泰》在CCTV1和爱奇艺播出。首播当晚,第一集收视率登顶第一。截至当前,该剧全网有效播放量突破1000万,已连续2日(5月7日、5月8日)登顶全网收视榜,观众看完后纷纷表示自己被治愈了。
迷你剧《我的阿勒泰》海报 图据片方
这部剧有何魅力?郁葱葱的森林、成群结队的羊儿、奔跑嬉戏的马匹……剧集以独树一帜的美学风格带观众走进了北疆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在这片神秘土地上,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自然与人文交相辉映,明净纯粹的生命力透过影像画面跃然而出。
《我的阿勒泰》剧照 图据@CCTV电视剧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改编自李娟同名散文集,是极其少有的由散文改编的影视作品,也是首部入围戛纳电视剧节主竞赛的长篇华语剧集。经过影视改编后,既保留了散文原著的文艺气息,又兼具戏剧冲突。
朴实、明亮、治愈、清新、幽默,是李娟散文风格的关键词。李娟以《我的阿勒泰》《冬牧场》《遥远的向日葵地》等众多作品,收获了无数粉丝。散文集《我的阿勒泰》共分为两辑,第一辑“记忆之中(2007-2009)”记录了李娟在喀吾图和阿克哈拉村细碎坚忍的生活;第二辑“角落之中(2002-2006)”书写了李娟和母亲及高龄的外婆随牧民迁徙的流动的日常:开杂货铺,当小裁缝,帮往来的牧民车衣裙,去大山深处采木耳。
散文集《我的阿勒泰》 图据花城出版社
2010年,《我的阿勒泰》首次出版。原著中,李娟以细腻明亮的笔触全景式记录了北疆边地美好闪光的时刻,围绕母亲、外婆及“我”一家人在北疆阿勒泰牧业地区的阿克哈拉村和喀吾图的乡居生活,展现了游牧民族深远丰富的生存景观,成为许多读者认识新疆、认识阿勒泰的第一扇窗口。
与此同时,《我的阿勒泰》也成为李娟“阿勒泰”系列代表作,是她再版次数最多的散文集,截至目前已再版超过4次 ,发行近百万册。作为一部长销十余年的经典散文作品,《我的阿勒泰》自影视化以来备受各界关注。
在前三集剧情里,读者就能发现散文中许多元素得以保留,例如杂货铺里的“小鸟”牌香烟、牧业大队经过时被疯抢的裤子、水汽交织歌声的大澡堂、妈妈走在大街上格外引人注目的充电式话机、会齐声呼喊“白娘子”的汉族孩子……而通过此前公开的片花,还可以期待阿克哈拉村的第一次烟花、光滑明亮的河边石子、热闹非凡的乡村舞会、用塑料袋接雨的帐篷岁月等等都将有所呈现。
《我的阿勒泰》剧照 图据@CCTV电视剧
此次电视剧版《我的阿勒泰》由《送我上青云》的导演滕丛丛编剧、导演,以李文秀(周依然 饰)和开小卖部的母亲张凤侠(马伊琍 饰)的生活轨迹为线,生动记录了她们融入哈萨克族日常生活的全过程,再现了北疆人文民俗和牧民们朴素坚毅的精神。在电视剧播出后,许多弹幕提到了导演和编剧都是女性,捕捉到了女性真正的美好与力量。
此外,为真实呈现阿勒泰的自然风光和真实风貌,《我的阿勒泰》采用4K超高清拍摄、HDR监看控制画面曝光与色彩、杜比全景声音效设计。“新疆有很多美景是无法用镜头去涵盖的,但在4K画质下能够最大程度还原真实,也能捕捉到演员眼中含泪等细腻的情绪,以及亮部、暗部的画面差异等。”摄影指导刘懿增说道。
在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上,马伊琍就曾表示,自己在阿勒泰拍摄的两个月像做了一场美梦,“我没有办法跟每个人说那个地方有多美,因为它的美是跟空气、呼吸、湿度,还有当地的草、牛、羊、马、人结合在一起的。”而观众也被北疆美景征服,播出当晚,#我的阿勒泰 新疆宣传片#相关词条就登上微博热搜。
《我的阿勒泰》剧照 图据@CCTV电视剧
“去过新疆的朋友都知道,那种程度的辽阔和苍茫,就是会让人产生悲凉感触,思考一些关于命运的话题。再加上李娟无比细腻的笔触,写出了人生中很多求而不得、欲言又止的瞬间,常常让人读着有命运无常的感受。”编剧彭奕宁表示,这种淡淡的忧伤,可以从剧中那美丽又荒凉的村子中看到,也可以在巴太(于适 饰)的歌声中感受到。这种气质在剧中一直是若隐若现的。
彭奕宁坦言,尽管悲伤,阿勒泰的雄奇和优美又有着无穷的力量,可以让人超越一时的悲凉感触,融入一个大宇宙当中。“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也是主创团队想要在剧中表达的。所以大家看到了壮美的北疆景色,和在这天地中同样壮美的人们。残酷的大自然也好,无常的命运也好,在这些人面前,就像一碗滚烫的奶茶,无非就是一饮而尽。”彭奕宁说道。
《我的阿勒泰》剧照 图据@CCTV电视剧
目前,该剧仍在热播中,通过导演的镜头,李娟笔下绿草如茵、牛羊成群、万物有灵、人皆有情的北疆大地,文字中关于遥远边地的想象变得真实可触。
资料来源:潮新闻、澎湃新闻、迷你剧我的阿勒泰微博、CCTV电视剧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