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田园牧歌下的远方 《我的阿勒泰》为何令人着迷?

来源:看度新闻 2024年05月15日 14:59

春夏之交的草原上,有风、有马、有牛羊,还有淳朴的人们。

豆瓣开分8.5,位列2024年国产剧TOP1,热播8集电视剧《我的阿勒泰》近日迎来收官,因为这部剧,阿勒泰似乎成为许多想要“逃离”都市的人“未曾谋面的故乡”。阿勒泰为何令人着迷?风景宜人,生活更动人。

008xV3fQly1hpf70a5y1dj34mo2bcb2b.jpg

《我的阿勒泰》剧照 图据片方

平行视角下的民族风俗画

风景动人,角色也动人,一部文艺作品,如果不能打动人心,容易看过即忘。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的可贵之处,就在于采用平行视角完成了对少数民族生活的生动展现绘就了一幅没有任何矫饰的民族风俗画。剧中人物来自不同民族,但每个角色都有着不同的内心世界,这些“不同”在镜头处处展示着少数民族村落里每个晶莹剔透的细节,让阅听者如沐夏牧场吹来的风,清爽无比。

直入云端的雪山与森林为伴,草原上既有骑马的哈萨克族少年,也有穿着长裙的汉族女孩。透过影像,观众可以直观感受到阿勒泰独有的气质,明净纯粹的生命力跃然而出。同时,剧中的音乐展现出强烈的民族融合风格,让流淌的旋律与美丽的风景共同为观众编织成一段独特的阿勒泰记忆。

008xV3fQly1hpkrpmtw1aj34mo2bcnph.jpg

《我的阿勒泰》剧照 图据片方

除了独具哈萨克风格的阿勒泰记忆,剧中也呈现出民族融合的元素,通过美好而真挚的小情节中展现了大的时代发展。例如女主角李文秀和好友托肯在乡村舞会上跳起的哈萨克族传统舞蹈“黑走马”(哈萨克语是“卡拉角勒哈”)。“黑走马”既可以是独舞、双人舞、集体舞,也可以是健身操、广场舞……随着剧集热播,这个古老的舞蹈也许会成为流行舞。

近年来,各类“返乡题材”作品风行一时,与《去有风的地方》《春色寄情人》《故乡,别来无恙》等时下流行的“返乡剧”相比,《我的阿勒泰》多了几分文化乡愁,将风土人情编码为深沉的历史与记忆,表达着游牧民族的身份焦虑与群体认同。目前,剧集已经收官,从观众反应来看,很多人通过这部剧对新疆、对阿勒泰、对哈萨克族又有了更多新的认知。

田园牧歌式的理想与生活

阿勒泰的美是公认的,但它让人心向往之,却不只是因为《我的阿勒泰》。

阿勒泰不仅仅是一个遥远的地名,也是无数都市人的心灵故乡,它不仅仅是李娟的阿勒泰,也是每个人的想象物。在美丽的风景中,《我的阿勒泰》将现代观念与游牧文化碰撞、年轻人与长辈们之间的沟通与分歧,用轻松诗意的叙事方法,谈论着关于理想和生活的永恒话题

008xV3fQly1hpf70btkjdj34mo2bcnpe.jpg

《我的阿勒泰》剧照 图据片方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播出后,关于“田园牧歌式美好生活”的讨论不绝于耳。

对于哈萨克牧人生活,作者李娟既是参与者也是旁观者。在雪山脚下,李娟谈到自己对于“喧嚣”的理解。在她看来,城市有城市的喧嚣,乡村也有乡村的喧嚣,“在城市,人和人是有距离感的,这种边界感何尝不是一种精神上的安全感,你可以成为任何人。

1715749135395.png

《我的阿勒泰》剧照 图据片方

放眼该剧,《我的阿勒泰》里的故乡原风景,也并非田园牧歌式的乌托邦,在描画生命的浪漫与明亮的同时,也直面人生的苦与痛:李文秀身处追逐写作理想的困境里,巴太深陷走出原野与留守牧场的纠葛中,张凤侠斩不断与亡夫的情感羁绊,苏力坦逃不掉传统的束缚,守寡的托肯一心改嫁却又无能为力。

即使生活不易,也要乐观面对。剧中,蒙古族奶奶布加森登(巴德玛 饰)对张凤侠母女说的一句“再颠簸的生活也要闪亮地过呀”,击中了不少人的心。

回归现实看向眼前的远方

一段形式上的旅行并不能直达“远方”,但《我的阿勒泰》却让“远方”更近了。

电视剧《我的阿勒泰》的爆火是意料之中,对于普通人而言,“远方”不是走马观花的旅行,也并非换个生活方式,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在快节奏、高压力的都市生活中,大家渴望逃离,寻求一片净土。想象远方的“美”,成为越来越流行的一种“都市病”。

坦率而言,如果《我的阿勒泰》只是简单地拍成“宣传片”,将会观众带来这样一种感觉:远方太美、太治愈了,当下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远方才是值得奔赴的,如此等等,那么剧集不仅是对散文丰富性的极大简化,也终将落入对远方的单一幻想。好在,剧集《我的阿勒泰》并没有这样做。

是否能在漫长生活中找到安放心灵的时刻,就像李娟为新版《阿勒泰的角落》写的寄语:“我们都向往广阔的世界,我们都栖身小小的角落”;就像某位观众在豆瓣上的高分回答:“读她们的故事,让我们这些忙着赶夜路的人也发现月亮真的很美。”

1715748388429.png

《我的阿勒泰》剧照 图据片方

对于该剧,著名作家、翻译家,中国作家协会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作家》原主编艾克拜尔·米吉提坦言还有一些小遗憾:李娟笔下的阿勒泰是一个广阔的世界,李娟本人以及她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应该是这个剧的核心,但因为巴太这个新角色和感情戏的加入,主题发生了一些偏移。如果聚焦这一主题,这部剧其实可以拍成一个中国女性作家在广阔天地中和“真正的人”一起生活的传记片。

看一本好书,追一部好剧,去一个好地方,这大概是一部影视剧最理想的模样。《我的阿勒泰》背后,是鲜活的人与自然。向往的诗意与理想,也许不在远方的何处,而是近在眼前,去爱,去感受当下的每一刻。

相关阅读:

牛羊成群人皆有情,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收视登顶、播放量破千万

资料来源:《花城》杂志、《中国新闻》报、南方日报、文艺报、央视剧评、澎湃新闻、澎湃有戏、新华日报·交汇点、锦观新闻、迷你剧我的阿勒泰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