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 南京十元咖啡走红 真诚是最好的“营销手段”
南京一位阿姨因为“十元咖啡”突然走红,为什么呢?一是咖啡竟然这么便宜,二是这么便宜的咖啡竟然质量不差:不仅用的是品牌咖啡、而且一次冲三袋,加量不加价。三是,尽管使用的是速溶咖啡,但阿姨一点儿也不藏着掖着,当着顾客的面,大大方方的剪开咖啡包装袋、进行冲泡,全程透明。就是这么简单粗暴的一通操作,之前连100份都卖不到的咖啡,竟在一夜之间突然成了人人排队、争相购买的网红产品,据说,这位阿姨如今光是一天卖咖啡,就能卖个300杯左右,好多人甚至不远千里、坐高铁前来,就为了喝这么一杯哪里都能买到的速溶咖啡。
你说这行为艺术究竟是想表达什么呢?其实很简单。就像之前一些人从天南地北跑到菏泽南站,只为了听郭有才唱首歌一样,大家只不过是把他们当成了某种价值观的载体,通过打卡、消费,来表达公众对这种价值观的认可。如果说郭有才身上承载的是平凡人对梦想的不懈追求,那么南京的这位阿姨身上承载的就是我们对企业、商家诚信经营的期待。对一些咖啡爱家来说,速溶咖啡的口感也许不如现磨咖啡,但只要商家没有以次充好、而是把产品信息、制作过程都摆在明面上,就能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其实南京阿姨的“十元咖啡”虽然售价低,但利润并不低,有网友指出,一袋速溶咖啡的批发价格也就是8毛钱左右,但你看,如果你连这杯咖啡的原料价格都知道,那么你和商家是不是站在了信息完全平等的地位?说穿了,消费者不是买不起贵的,而是希望缩小信息差,得到商家的尊重。而南京这位阿姨的走红,意味着这种期待在现实中往往会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