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作文想得高分 千万别犯左航的错误
TF家族成员左航在生日当天发表了一篇长文,忏悔了自己七八岁的时候曾用小石子砸路边的一位老奶奶,引发巨大争议。有人认为他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也有人批评他欺负弱者,树立虚伪人设。
我不认识左航,也不太有兴趣去了解他的过往。这件事情给我的第一感受其实是一个问题:那就是,写东西究竟是给谁看的?你可别小看这个问题,很多企业、明星之所以闹出公关危机,其实就是因为没把这个问题想明白。
写东西,其实只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写给别人看的,一种是用于自我表达的。写给别人看的东西,那就一定带有某种目的,比如为了沟通的公文、为了推销的文案、为了得分的作文,甚至文学也同样应当被归为此类,除非你压根儿没打算发表。还有就是第二类,也就是不打算给任何人看的。注意,我说的是:任何人。这类文字有点像“树洞”,有些话,你不找个地方说出来,就像带着个包袱,总觉得累,想找个地方卸下来。日记,还有网上的那些匿名发言都属于这一类。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一个人想表达忏悔,应该选择哪一类写作呢?之前我已经说了,最简单的判断就是:是否有目的。如果单纯只是想卸掉包袱、轻装上阵,写日记就行了,或者匿名发在网上也行。但是,如果,你是想表达一个“蜕变、成长”的过程,希望别人认可这个“真诚、善良”的人设,那写日记就没用了。只能选择第一种。问题是:这篇文章真能达到想要的目的吗?从它引起的争议来看,似乎没有。
有效的营销,应当建立在充分了解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真诚地忏悔,应当留给最应该听到这些话的人,比如,曾被扔过石头的那位老奶奶。不管是选错了营销的方式,还是选错了忏悔的场合,就这篇文章的写作来说,都属于审题不严、摆错了写作的基本态度。你以为写的是“成长”,结果却成了一篇“成长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