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之光”闪耀蓉城 “国之重器”组团亮相
兴隆湖畔科创岛,创新之声“新”潮澎湃。
5月24日晚,2024四川省科技活动周暨蓉城科学之夜启动仪式在成都科创生态岛1号馆举行。成都市科技活动周同步启动。现场,前沿硬核科技成果组团亮相,“国之重器”创新压轴展首度向大众开放,科学家“客串”首席讲解与青少年面对面……科技范与未来感在这里完美交融,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在四川、在成都“两翼齐飞”。
声浪最大 开展200余场科普活动
作为参与度最高、覆盖面最广、社会影响力最大的全国性科普品牌活动,科技活动周在全社会营造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今年的成都市科技活动周也为市民奉上了一道道科普大餐,全民共享科普盛宴。
在启动仪式上,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舞台剧《有一种感动叫邓稼先》带大家回望了“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邓稼先那段充满激情与拼搏的光辉岁月,缅怀和致敬邓稼先的不朽功勋和崇高精神。此外,活动嘉宾还向青少年代表赠送书籍《邓稼先传》和两弹模型,将承载着伟大而崇高的科学家精神传递到年轻一代,成为新一代不断前行的动力源泉。
当下的成都,科技创新与科学普及“两翼齐飞”,背后离不开科普人的辛勤付出,他们如一束束科学之光,用专业的知识和热情,将科学的魅力传递给每一个人。启动仪式上,举行了省、市十佳科普使者颁证仪式。
随着天府新区规划展示厅、国家超算成都中心、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成都科学城等地标依次亮起科技之光,让蓉城科学之夜更加美丽。即日起,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主题,2024成都市科技活动周将通过“线下+线上”的方式,开展200余场特色科普活动,让市民畅享科普盛宴。
首发最燃 “国之重器”组团硬核亮相
活动中,“向‘新’而行——重大科技成果展”首次向公众揭开成都科创生态岛1号馆2楼展区的“高能”面纱,包括新一代“人造太阳”“华龙一号”等“国之重器”,首次向公众全面亮相。
在首次亮相环节中,新一代“人造太阳”“华龙一号”等多个创新成果的科研团队,还首次“登岛”化身科普讲解员,为现场的学生代表普及这些先进成果背后的创新技术与硬核突破。
“哇!要1亿度。”“一升水的核聚变燃料,完全反应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300升汽油?”……讲解现场,为青少年打开“科技之门”的科学发现,让孩子们惊叹不已。
“这是中国环流三号的剖面,我们可以直接看到的这个类似于‘甜甜圈’的超高真空环境就是未来核聚变将要发生的地方,我们需要将反应物的温度加热到1亿度以上,发生聚变反应,释放出巨大能量……”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聚变科学所团委书记郑雪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在场的学生们介绍新一代“人造太阳”的工作原理和研究所取得的关键突破。
了解完新一代“人造太阳”的核聚变反应,再来到“华龙一号”展示区,孩子们跃跃欲试。“我知道!这个也是核反应。”“这位同学说对了一半,‘华龙一号’的核反应是核裂变哦。”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设计所二室副主任邱阳接过话茬,“‘华龙一号’是我国完全创新研发,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第三代核电品牌,它的核心技术就是诞生于位于成都的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此外,在“创新未来”——科技创新成果展上,白鹤滩巨型水轮发电机组、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电子六分仪等十余项重大科技成果十分“吸睛”。
活动现场,“白鹤滩巨型水轮发电机组”的展示模型前格外“热闹”,“这是世界上首批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属于超巨型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运转一小时可以产生100万度的电能,可以满足一个现代家庭250年的用电需求。”展示区工作人员介绍道。
“大国重器”可不止一个,现场还有海上风电重要创新成果——“10MW海上风力发电机组”。据介绍,它的诞生历史性地将中国风电引入“两位数时代”,标志着我国已完全具备10兆瓦级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自主研发、制造、安装能力,跻身世界第一方阵。
资料来源:成都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