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成都|武侯—金堂产业联盟成立 高水平打造“淮州绿谷”结对联动示范区
推进区域结对联动发展,是市委、市政府聚焦“三个做优做强”、促进全域高质量发展作出的战略安排,是推动圈层深度融合、城市能级整体提升的重要路径。作为区域结对联动发展的先行者,武侯区和金堂县不断拓展合作广度深度,携手书写协同发展优质答卷,共同开创美好未来。
5月24日,武侯企业金堂行暨武侯—金堂产业联盟签约仪式在金堂县淮州新城招商中心举行。成都市发改委、成都市经信局、成都市投促局、成都市应急局和武侯区、金堂县相关领导,以及30余家来自武侯区的链主企业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在与会嘉宾的共同见证下,武侯—金堂产业联盟战略合作协议正式签订,标志着武金结对联动、产业建圈强链迈上新台阶。据了解,产业联盟将聚焦市委“三个做优做强”、产业建圈强链战略部署,强化资源共享,深化优势互补,实现双向赋能。
聚焦产业建圈强链
共同促进政企深化合作
自去年开展“结对联动”以来,武侯区和金堂县在产业共兴、科技创新、商贸服务、教育医疗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搭平台、聚资源、促合作,通过多元合作实现共赢发展。
“2023年以来,武侯、金堂围绕共建结对联动示范区,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推动两地党政主要领导定期互访和重点领域分管领导对接会商;建立工作专班和工作推进办公室,全面调度、协调、推进联动结对工作;成立合资公司,全面负责合作区域建设开发和运营管理;聚焦共推产业建圈强链、共建宜居宜业高地、共享资源高效配置等5大板块,确定50余项合作共建事项,全面推动区域融合发展成形起势。”武侯区工作推进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合作进展时表示,目前,双方围绕“以新能源、新材料为主导产业,以安全应急、微波射频为支撑产业”的“2+2”产业体系,正在推进1012亩先行区的开发建设。
此次两地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安全应急、微波射频等产业建圈强链招商引智,以淮州绿谷重点开发片区为依托,以两地链主企业抱团发展为引导,携手共建“产业联盟”,积极推动两地政企之间交流互动、信息互通、资源互补、政策互享。
签约仪式上,成都市她妆美谷管委会、成都市淮州新城管委会与成都华日通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好风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成都新材料产业研究院、通威太阳能(金堂)有限公司、四川前沿生物药业有限公司、成都交投淮州新城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签署武侯—金堂产业联盟战略合作协议,着力促进更多武侯和金堂企业之间在项目布局上优先投资对方、在产业配套上优先选择对方、在科技转化上优先考虑对方,在携手发展中实现互利共赢。
淮州绿谷效果图
据了解,下一步,双方将继续遵循“共建产业集群、共引高端要素、共办惠民实事、共谋区域发展”的思路,深入实施产业创新中心、生活美学中心、招商展示中心“三大中心”起步计划和“共同实施策划规划、共同推进招商引资、共同建设产业联盟、共同完善社会服务”的“四共互联”项目合作行动,以结对联动发展为纽带,推动武侯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金堂建设更高水平的“成东中心、公园水城”。
聚焦新质生产力
高水平打造“淮州绿谷”示范区
成都向东50公里,淮州绿谷,已有通威、巴莫等近10家链主级企业在此聚集,以晶硅光伏、新型锂电为核心的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正在加速成型。
淮州绿谷是成都市24个“三个做优做强”重点片区之一,也是金堂淮州新城发展的战略核心区域,规划面积6.72平方公里,规划人口2.6万人。
借力一三圈层区域结对联动,武侯金堂在共建淮州绿谷过程中聚焦高端要素运筹,实现了优势互补:武侯区有创新资源和新材料、电子信息产业基础较强等资源优势,通过“智谷汇”招商企业库等协助金堂精准锁定招商目标企业;而金堂依托晶硅光伏、新型锂电等绿色低碳产业基础好、发展势头强劲的优势,与武侯合力招引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让要素双向流动更高效,共同下好发展新质生产力“先手棋”。
“目前已约定在淮州绿谷合作区范围内划定约1000亩作为建设起步区,初步敲定了推动一批工业用地出让、推动一批产业载体开发、推动一批招商项目落地、落实一批公共服务合作等四个方面的合作事项。近期将划定三个地块共计134亩商业用地作为先行区,建设‘绿谷智芯’产业配套项目,包括招商展示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和生活美学中心。”她妆美谷管委会副主任舒钰琳表示,双方准备将淮州绿谷打造成为结对联动新示范、绿色智造新高地、低碳社区新样板。
当天,30余位武侯企业代表组成的考察团,实地考察了通威太阳能金堂基地、国家西南区域应急救援中心、成都淮州机场等重大项目及功能平台,亲身体验“淮州绿谷”建设的勃勃生机,充分感受结对联动发展的广阔前景。企业家纷纷表示,通过实地考察,进一步坚定了发展的信心,下一步将把优势资源投向金堂、投向“淮州绿谷”,紧紧抓住结对联动发展的契机,进一步将企业做优做强,实现提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