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评《司马相如》|书法家魏爱臣:浪漫着他的浪漫,休闲着他的休闲
5月31日20:00,由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制作的大型系列历史文化名人纪录片《蜀·风流人物——司马相如》登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司马相如非常之人建非常之功的宏大叙事,引发各界广泛关注,并纷纷点赞。魏爱臣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四川省书法家协会理事、成都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青年书法家协会主席。
看完纪录片《司马相如》以后,久久不能平静。
此地可停骖,剪烛西窗,偶遇故乡风景。剑阁雄,峨眉秀,巴山曲,锦水青涟,不尽名山大川都来眼底。
入京思献策,扬鞭北道,难忘先哲典型,相如赋,太白诗,东坡文,升庵科第,行见才子佳人又到长安。
这是清代四川罗江才子李调元进京赶考,为刚刚在北京落成的四川会馆撰写的对联,对家乡历代先哲文人表达了崇高敬仰,当然也包括他对自己的自信。
在西汉,写赋的人不乏其人,杨雄、东方朔、司马相如都是高手,然而李调元在他的这副千古名联中把司马相如选进来,不能不说他的眼光和司马相如本身的地位。汉武帝是一代雄主,在他的时代,群雄璀璨。卫青横扫漠北,去病封狼居胥,张骞出使西域,苏武瀚海守节,子长宫刑乃有《史记》,相如作赋始有“辞宗”。
成都这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他的浪漫与休闲,并不是今天物质发达的现代赋予的,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留下了与卓文君“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千古佳话,使本就不缺天然的成都更多了一份浪漫。
“长卿第俱如临邛,从昆弟假贷犹足为生,何至自苦如此!”今天,人们更津津乐道的是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当垆卖酒的佳话,但对司马相如的传奇经历和在辞赋的天才表现以及对大汉王朝的贡献,可能并没有深入研究。
现实很残酷。司马相如“家居徒四壁立”。卓文君不以财富而以才华的婚姻价值观,可谓使当下不少青年都自愧不如。当司马相如所写《子虚赋》得到汉武帝赏识,接着又因《上林赋》而被封为郎,一朝翻身,飞黄腾达,风光无限,着实让岳父卓王孙刮目相看,最终也收回了对女儿的“女至不材,我不忍杀,不分一钱也”的狠话,翁婿冰释前嫌。
从李调元的对联中选中的先哲典型,都是家乡四川人,其中司马相如就是成长在成都的,他们放在古今中外都是首屈一指划时代的文学大家。这次剧组能够把司马相如作为典型来刻画,不仅彰显了成都的文化自信,让成都人更了解成都的历史。司马相如不仅是一代“辞宗”“赋圣”,在汉赋史上独领风骚,成就一代之文学;而且两度出使,平定西南,开发西南丝绸之路,在西汉帝国的大一统伟业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纪录片《司马相如》立体地还原了相如的本来面目,客观展现了他的历史功绩,全面彰显了其作为历史名人的当代价值。
文学与书法在历史上从来都是相互支撑的载体,该片不仅仅对司马相如进行了重新的塑造与探究,也对与他同时代交往的优秀人物进行了刻画。司马迁忍辱负重,终究完成了传承中华历史文脉的《史记》,也是这部片子的另一个点睛之处。片中司马迁的扮演者,由当代著名青年书法家邓长春出演,而片中多处书法的展现特别是司马迁亲自在竹简上的书法,就都出自邓长春之手。书法与影视的跨界合作,也是对包括书法、辞赋等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继承。
司马相如,有汉一代的才子,以其卓越的才华,被历代传扬。两千多年过去了,他的家乡成都,这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会因为《司马相如》继续浪漫他的浪漫,休闲着他的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