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冰淇淋重回5元时代 这就对了
冰淇淋重回5元时代!这就对了!虽然“重回”这个词,还不准确。毕竟,很多人记忆中的夏天,一元一支的牛奶棒,两元一根的绿豆冰,才是常态。
打工人夏天的这条命,半条是空调给的,半条是属于冰淇淋雪糕的。可前两年,当我站在冰柜前,三分钟都没找出一款10元以下的雪糕时,我便知道,那些年的情怀,终究是错付了。加了几滴酒的白酒冰淇淋,一盒66元的价格没有辜负它高贵的血统。还有大白兔雪糕,明明是一副亲切的国民回忆长相,结账时发现竟要18块,这谁能不说一声草率了?
更让人火大的是,贵的雪糕还不一定好。声称不加一滴水的轻牛乳冰淇淋,实际上含有饮用水成分。声称爱尔兰陈年干酪雪糕使用的是获奖的顶级干酪,实际上就是普通干酪。卖的是雪糕,玩的是营销,收的是智商税。总之,前有宫廷玉液酒,后有天价冰激淋,一杯你开胃,二杯你肾不亏,至于是不是二锅头兑的白开水,还有待商榷。
只不过,“雪糕刺客”行刺了这些年,如今终于是被反刺了。原本充斥着过度营销和炒作的市场,自己吃了一口雪糕,“冷静”了下来。今年雪糕、冰淇淋的定价逐渐回归理性,其中3——5元的价格区间成为主流,网红品牌淡出市场。
其实不管是雪糕冰淇淋还是其他什么,打造成网红产品只能有短期效果。过度重视营销的推广方式,就容易陷入重视流量忽视质量的误区。当品质长期跟不上价格,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定位,要想让人心甘情愿掏腰包,无非八个大字:货真价实,别耍花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