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时评|臭水不是垃圾 好奇心才值千金

来源:看度新闻 2024年06月07日 15:27

众所周知,如果某件事情不能寓教于乐、强身健体、三省吾身,那么它就很有可能被归为“玩物丧志”这个大类。前有罗卜刀、烟卡,现有“臭水”。

啥叫臭水呢?就是把什么唾液、牛奶、蟑螂、苍蝇、蚊子、老鼠尾巴、生猪肉、护手霜等等这些毫不相干、有的看上去还有点恶心的东西,都放进一个饮料瓶,然后观察变化,等它炸开。这个过程就叫养臭水,是最近在中小学生之间很流行的一种玩法,据说很多平台上都能看到孩子们分享自己“养臭水”的配方和经验。

其实这也没什么新鲜的,二三十年前就在中小学生之间流行过。可能是因为那时候能够找到的东西有限,也可能是因为当时的饮料瓶密封性不太好,总之,我没能看到一个臭水爆炸,这也算是童年的遗憾吧。所以,当看视频中那一个个炸开的臭水瓶,我第一反应是佩服!可以想象,这一炸,将会收获多少小伙伴崇拜的眼神,多年后的同学会,没有几个人能记得那年班上的期末排名,但这个臭水炸弹必定能在童年的回忆中不断回响。

养臭水有没有风险?当然有!因为就连制作者自己也不知道里面装的东西会变成什么,一旦炸开,会释放出什么,但正因为未知,孩子们才想要去尝试,才想要去寻找答案,这正是人类的天性——好奇心使然。而关于好奇心,请允许我战术性的引用几句名言:爱因斯坦说:“我没有特别的才能,只有强烈的好奇心”;居里夫人说:“好奇心是科学工作者产生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杨振宁说:“成功的秘诀在于兴趣”。幸亏这几位生得早,童年没遇上多少指手画脚的专家,否则,人类文明都得后退几步。

我实在想不明白,孩子们不玩手机不打游戏,反而自己兴致勃勃的找材料、做实验、跟同学交流,这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怎么会引来这么多人的指责?养臭水有危险,老师可以介入、引导,趁机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一颗热爱化学、生物的种子;臭水爆炸可能触犯法律,道法老师正好可以给孩子们开展一堂普法课,教会他们如何在不影响和危害他人的条件下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孩子沟通存在问题,爸妈也可以虚心向孩子请教一下,自己童年做的臭水炸弹为什么没能炸开。不要把孩子们想得这么脆弱,也不要动不动就把孩子们的热爱一禁了之。众所周知,看武侠小说没有毁掉80后,电子游戏也没有毁掉90后,而真正能毁掉孩子的,正是这些不断轮回的陈词滥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