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青海家暴致死案 法律与情理之界在何方?
近日,青海一起因婚外情引发的家暴致死案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案件中,青海男子郝某发现妻子出轨,并且妻子提出离婚,愤怒之下郝某对其进行了长达20分钟的暴力抽打,最终导致赵某抢救无效死亡。法院最终判处郝某有期徒刑10年,并剥夺政治权利两年。此判决一出,立即在网络上引发了热烈讨论。
很多网友对判决表示不解,认为“把人活活打死”只判10年显得法律过于宽容。然而,法律专业人士指出,实际上,我们注意到两个罪名的区别,一个叫故意伤害致人死亡,一个叫故意杀人罪,当然在这个案件中,郝某之所以判10年,和罪名的关系并不大,在于他几个行为。此案中郝某被判10年并非轻判,而是基于其自首、主动抢救、认罪认罚以及刑事附带民事追偿等多重因素的综合考量。特别是郝某已经赔付了受害人家属,并获得了谅解书,这在法律上是减轻刑罚的重要依据。
当然郝某的暴力行为是不能被原谅的!此案不仅让我们反思家庭暴力的危害,更提醒我们,面对家暴,必须学会自我保护并寻求外界帮助。家暴往往具有隐秘性,受害者往往因为恐惧或羞耻而选择沉默,但沉默不是解决之道,保留证据、及时求助才是摆脱困境的关键。
保存证据!被打的照片、聊天记录、看病单子,报警记录,统统留着,别想着给对方第二次机会就不留痕迹了,这些以后都是你的保护伞。
再发生,赶紧找帮手!警察、妇联、社区,甚至律师,能帮你的都得用上。别让自己孤零零的,保护自己是第一位的。
说到底,这样的结局,不管是男方女方,特别是对孩子,都是个大悲剧,谁也不想看到。家暴不是家务事,是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家是取暖的地方,不该有暴力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