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成都|国内首个,成都研发!一大批项目最新进展
近日,国内首个、全球范围第二个申报上市的IL-4Rα靶点药物——由成都生物医药企业康诺亚自主研发的司普奇拜单抗(CM310),在2024年EAACI年会上发布最新研究进展。此外,简州新城两个重大产业化项目预计10月投产,天府国际动漫城打造“昭觉·妙街”,预计9月呈现……成都一大批项目迎来最新进展。
国内首个,成都研发!
“生物城造”1类新药发布最新进展
近日,由成都高新区生物医药企业康诺亚生物医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诺亚”),自主研发的1类新药用于治疗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司普奇拜单抗(CM310),在2024年EAACI年会上发布最新研究进展。
据悉,该研究是最大规模中国人群的特应性皮炎III期临床研究,是国内唯一发布的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III期临床研究长期疗效数据(52周数据)。52周研究结果显示,司普奇拜单抗在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成人患者长期治疗中可产生持续的临床获益,且安全性良好。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12月司普奇拜单抗用于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治疗的药品上市许可申请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并被纳入优先审评审批程序,成为国内首个、全球范围第二个申报上市的IL-4Rα靶点药物。
此外,康诺亚还在积极探索司普奇拜单抗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季节性过敏性鼻炎、青少年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多个适应症上的治疗前景,多项临床研究快速推进,推动创新药物尽快走进临床,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据悉,司普奇拜单抗(CM310)是一种针对白介素4受体α亚基(IL-4Rα)的高效、人源化抗体,其为首个国产且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申请批准的IL-4Rα抗体药物。
国际首次!
新一代人造太阳在成都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科研团队设计、研发的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实现了一种先进磁场结构,对提升核聚变装置的控制运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位于四川双流经济开发区,“中国环流三号”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制的可控核聚变大科学装置,由于可控核聚变能源产生能量的原理与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一样,它也被称为新一代“人造太阳”。
据悉,60年来,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先后建成了在聚变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三代重要平台:中国环流一号、中国环流二号、中国环流三号。
中国环流一号是我国核聚变领域第一个国家大科学工程装置;中国环流二号为我国核聚变研究从原理探索到大规模装置实验的跨越式发展奠定坚实的科学与工程技术基础;2020年,自主设计建造成功第三代聚变平台——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该装置是我国规模最大、参数最高的先进托卡马克装置。
“中国环流三号”去年底开始面向全球开放,今年首轮国际联合实验,就吸引了包括法国原子能委员会、日本京都大学等全球17家知名科研院所和高校参与。本轮实验,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并实现了一种特殊的先进磁场结构。
可控核聚变作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前沿颠覆性技术,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等突出优势,是能够最终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我国核工业中长期发展的远景目标,到本世纪中叶,要实现核聚变能的应用。
简州新城两个重大产业化项目
预计10月投产
近日,位于简州新城的“专精特新”企业园区中,盖世三合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生产线项目、海岸汽车电子生产基地项目,已完成全部土建施工和五方责任主体验收,正在推进项目并联验收,预计2024年10月投产。
盖世三合新能源汽车PTC加热器生产线项目
占地面积35亩,建筑总面积2万平方米,建设以新能源PTC加热器为主,以汽车控制机构面板AC开关、风扇开关总成等为辅的汽车电子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可实现年产新能源PTC加热器25万套。
海岸汽车电子生产基地项目
海岸汽车电子生产基地项目占地面积55亩,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建设无尘研发中心、芯片实验研发处理中心、检测中心、大数据智能管理中心以及年产50万套的车用电子产品及100万片半导体和模块生产线。
天府国际动漫城再上新
“昭觉·妙街”预计9月呈现
天府国际动漫城正在打造一条“昭觉·妙街”,整个项目预计9月呈现,未来这里将成为一个传统与现代相“碰撞”的国潮文化街区。
“昭觉·妙街”位于天府国际动漫城南侧,与千年古刹昭觉寺仅一墙之隔。“清幽古朴的昭觉寺满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天府国际动漫城则是一个全新的青年活力文化场所。”四川旅投漫话世界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昭觉·妙街”将融合一“新”一“旧”,打造一片既传统又时尚的城市开放空间,人们可以在这里感受动静结合的氛围感和包容性。
据了解,“昭觉·妙街”将通过咖啡、市集、文创三个IP,招引特色主理人品牌,涵盖国风、原创、手作、潮流、美食、艺术疗愈等内容,形成一条传统文化与动漫潮流文化迸发火花的交织带,打造社群、活动、IP相串联的青年生活方式。
在场景打造方面,街区充分结合场地特点,设置国风特色拍照打卡点,一些深受大家喜爱的四川特色场景也将多角度呈现,比如,在芙蓉树景观区域营造《千里江山图》新中式场景,并在树上悬挂新中式灯笼和许愿牌;长达一公里的古风红墙、“天府”山墙、盖碗茶与竹艺场景、油纸伞国风廊道等。
“昭觉·妙街”预计9月呈现,目前已经签约入驻了一批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产业社区生活服务便捷性的品牌, 接下来将以城市主理人共建合作的方式进行运营,充分发挥主力店入驻带动作用,加快形成新业态、新场景、新消费集聚的沉浸式主题商业街区。
武侯区首个新质生产力高标准产业载体
即将建成投运
产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承担着促进产业升级、推动创新驱动、培育新质生产力等重要任务。优质的产业园区集群,是武侯区布局未来产业、开辟新领域新赛道的关键抓手、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
向“新”而进,提“质”而上。近年来,武侯区锚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产业园区集群建设,目前已建成西部智谷C区数字经济产业园、双华数字产业园、新经济交叉转换中心、金地威新·武侯科创园等产业园区。
6月17日,记者在武侯新质创谷项目施工现场看到,施工人员正在进行配套道路施工和项目的装修收尾工作。
武侯新质创谷位于武侯区新经济发展重要承载地——悦湖科技城,距武侯政务中心仅500米。区域内4条地铁线路直达园区,毗邻三环路、绕城高速等“五纵四横”交通主干道,15分钟可达市中心,区位便捷,交通通达。据了解,该项目为武侯区首个新质生产力高标准产业载体,是聚焦成都主城区工业载体紧缺痛点,严格按照“工业上楼”理念,重点打造的主城区稀缺都市工业生产园区。项目自2023年开工建设以来,仅用时1年就实现主体结构全面封顶。目前工程已进入冲刺阶段,正开展外墙装饰及内部砌体门窗安装工作。园区的招商中心也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开放,预计今年11月可实现整体建成投用。
项目的建成投用,将进一步推动相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规模化集聚,促进新兴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为武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资料来源:武侯发布、蓉城政事、成都高新、山水简州智造新城、成华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