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成都做了哪些探索? 一文了解
6月19日,成都市推进民营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召开,23家商协会、39个部门、23个区(市)县代表参会。
近年来,成都高度重视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成都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关于依托智慧蓉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民营经济55条”等政策措施,聚焦民营企业诉求期盼,帮助民营企业更好发展。
成都如何推进全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一起来了解↓↓↓
市发改委:政策体系迭代升级 交流体系不断完善
2024年,成都市发改委制定出台民营经济专项支持政策,对标中央意见和四川省“1+2”政策措施,围绕促进公平准入、壮大经营主体、强化要素保障、优化政务服务、保护合法权益等七个方面出台55条支持措施;集中梳理年度存量政策事项,制定惠企政策机会清单和兑现计划,截至5月底已兑现政策30项、兑现资金9.3亿元、惠及经营主体7000余户次;优化升级“蓉易享”政策找企业智能服务平台,通过政策、企业“双画像”,促进惠企政策精准匹配、智能推送,截至目前,平台现存有效政策文件2122件,累计为1.9万家企业兑付资金超27亿元;常态化举办“蓉易见·民企会客厅”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帮助民营企业解决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问题,累计收到企业诉求建议73件,其中已办理回应48件,转交相关部门办理25件;推进实施以专用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覆盖市场监管、公安等39个领域,实现“一纸”代替一摞无违法违规证明,截至目前,已开具专用信用报告2600余份,有效减轻企业开具证明负担。
市工商联: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大力推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2023年以来,成都市工商联深化“蓉商培育工程”,举办“蓉商培育工程”50期、“蓉商大讲堂”和蓉商沙龙57期,落实“十百千”蓉商成长计划,扎实推进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教育培养;聚焦产业建圈强链战略,发展专精特新、链主企业直属会员30余个,指导筹建重点产业链商会7家、异地商会15家,直属商会发展至155家,全市工商联系统会员突破4.6万家;实施“百团千企抱团出海”行动,组织15批次、260余家民营企业出访俄罗斯、泰国、越南、缅甸、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家和地区拓商机抢订单,全力推动“成都造卖全球”。
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推动各项惠企政策措施落实
为了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不断优化服务举措,推动落实各项惠企政策措施,加大扶持培育企业力度,统筹抓好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拖欠企业账款清理等重点工作,中小企业发展持续回升向好。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培育国家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4个,省级中小企业产业集群5个;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86家、居副省级城市第五;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2300余户,占全省认定总数的6成。
市市场监管局:便利市场主体准入退出 服务个私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3年以来,成都市市场监管局优化企业开办“一件事”,时间压减至0.5个工作日;优化“一网通办”流程,实现登记事项网上可办率100%,新设企业网办率90%;实现简易注销、跨区迁移“一件事”办理,时间缩短至20天;破解经营主体跨区迁移难题,变申请人迁入地、迁出地登记机关“两地跑”为迁入地登记机关“一次办”,自跨区迁移一件事2023年7月上线以来,全市共计办理跨区迁移19023件;协同推进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工作,2024年1-5月,全市新增“个转企”1056户,其中转型为公司制企业963户,占比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