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日均处理垃圾2000吨!成都公园下藏着一座“超级工厂”
看到六根圆柱体,你会想到什么?成都不走“寻常路”!在武侯区南三环路五段路边的这六根柱子下面,一座“超级工厂”大隐于市,藏身地下。
这个“超级工厂”便是垃圾压缩转运中心。看度新闻记者了解到,武侯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心在全国首创全地埋建筑形式,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一座日处理垃圾量2000吨的全地埋式垃圾压缩中转站、日处理污水量350吨的污水处理中心、污水和固体污染物检测室,数字化城管、数字化环卫作业、数字化综合调度等大数据指挥调度中心,包含了智慧管理、污水处理、臭气处理、大件垃圾处理、垃圾压缩五大功能系统。而在地面上,建有1.4万余平方米的城市休闲体育公园。同时,开辟地面生产空间,与华西、华为合作打造双华数字健康产业园。
这个藏在地下全地埋式垃圾压缩转运中心内都有什么?把视线转移到中心的展示厅内,治理中心讲解员孙若冰通过立体沙盘向记者全景式展现了项目运行的奥秘:地下负一层为卸料大厅,共有5个卸料位、10个处置岗、1个破碎设备位,可满足10辆车卸料。
压缩转运大厅则位于地下负二层,共有压缩设备4套、大件破碎设备1套、可停放转运车39辆、集装箱50个、洗箱位3个。
垃圾“入地”后会进行哪些无害化处理,臭气和污水都怎么解决?据介绍,垃圾收集车进站后在地下将垃圾倒在压箱内,经专业设备压缩滤液,同时进行污水、除臭处理,污水经反硝化、膜过滤后排入地下污水管网,臭气经酸洗、碱洗等成套设备处理达标后排放,垃圾压缩成块后由配套转运车辆封闭运送至填埋场或发电厂。整个过程采用全数字化网络监控和可视监控,全部在地下操作,噪音、异味均被处理,站内外始终保持干净整洁。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垃圾车载重大的特点,武侯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心在建设中创新运用建桥的预应力梁技术,这个技术相当于在结构梁的内部,加上适当数量的钢绞线,以此来提高结构梁的承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