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台榜上有名!“第六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揭晓
7月5日,第六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发布会在四川成都举行。中央网信办副主任、国家网信办副主任杨建文,新华社副社长、党组成员刘健,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莉,成都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辜学斌出席发布会并致辞。
第六届互联网辟谣优秀作品分为“文字类”“图片类”“动漫音视频类”“重大辟谣专题”四个类别。自今年3月启动作品征集以来,得到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和踊跃参与,共收到1700余家单位和个人报送的2600多部作品。经过作品初审、网络投票、专家复审和综合评定,最终推选出《社保卡有四种颜色?看这篇,拒绝误传!》《条漫:新“武松打虎”》《大魔术师》《三星堆问答》等60部优秀辟谣作品。这些作品聚焦社会热点、回应群众关切,在揭示谣言套路、传递事实真相、创新辟谣方式、提升传播效果方面发挥良好示范作用。其中,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诈骗新剧本 这些都别信》系列宣传海报获评图片类优秀作品。
记者了解到,在中央网信办、四川省委网信办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成都市委网信办强联动、建矩阵、树品牌,坚持辟谣内容、形式及措施的守正创新,积极构建涵盖多平台的“成都网络辟谣”新媒体矩阵,在全网发出了具有成都特色的辟谣之声。“全网负债人都在成都街上啃馒头”“中国电科成都员工遭遇强制加班”“崇州女童打狗导致被咬”等谣言出现时,成都网信部门与各地各部门积极联动,保持线上权威辟谣和线下依法打击协调同步,2023年累计发布各类辟谣作品318件,全平台阅读量超1.3亿,其中《网络不是法外之地 清朗网络从我做起》《全网负债人都在成都街上啃馒头?警惕“欠债风”背后的流量生意》《“大运会双杠赛设施撑垮险酿事故”?成都大运会发布情况说明》等成为爆款并被上级网信部门评选为辟谣优秀作品,成都公安部门处置“武汉小学生校内被老师开车碾压致死家属获赔260万”谣言案件被中央媒体报道并入选公安部十大打谣案例。目前,“成都网络辟谣”账号矩阵粉丝量持续增长,总粉丝量已有60万人,影响力持续攀升。下一步,成都将持续推出更有创意、更有网感的特色辟谣产品,积极开展线上线下公益宣传活动,不断壮大更具有成都辨识度的辟谣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