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视频|四川法院10年发放司法救助金4.1亿元 基本形成“应救尽救”格局

来源:看度新闻 2024年07月12日 19:40

7月12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和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在推进国家司法救助工作十周年之际,联合发布了相关工作情况和典型案例。

看度新闻记者在现场了解到,2014-2023年,四川法院审结司法救助案件2.89万件,决定救助2.73万件,向涉诉困难群众发放司法救助金4.1亿元,决定救助比例近95%。救助案件总量、资金总量居全国法院前列。救助类型覆盖民事、刑事、行政、国家赔偿、执行、信访等领域,基本形成“应救尽救”格局。

十年来,四川法院优化救助理念,畅通建档立卡贫困户、妇女儿童、残疾人、老年人、退伍军人等特殊群体救助程序,及时高效支付救助资金2.99亿元。聚焦防止“因案致贫”“因案返贫”,依法救助因诉讼引发基本生存困难的群众3.24万人。推动建立川渝法院国家司法救助协作机制,明确协作机制核心内容,与重庆高院会签《关于建立川渝法院国家司法救助协作机制的意见》,细化12项具体工作举措,以司法救助协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司法协作。

同时立足服务保障“省之大计”,2023年以来加强全省39个欠发达县域法院联动救助力度,聚三级法院之力救助涉诉生活困难群众58人235.5万元。与“切实解决执行难”深度融合。在全国率先印发《关于执行类国家司法救助的实施办法(试行)》,明确16项规定,细化执行类案件救助条件、加大对涉基本民生执行不能案件的救助力度,推动司法救助融入胜诉权益兑现保障,依法开展执行类案件救助2.58万人3.22亿元。

下一步,四川法院将在法律制度框架内从优从快用足各项法律政策,开展“零救助”法院专项行动,督促未实质开展司法救助的法院及时启动救助工作,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积极回应人民司法关切,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人民司法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