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时评|对于“看不到的房” 不仅要警惕 平台监管也不能失位

来源:看度新闻 2024年07月25日 17:18

互联网理应让消费更加方便,让用户更省心更开心,而不是成为助力无良商家为所欲为的工具。正逢暑期租房高峰,租赁市场上套路多多,防不胜防。互联网上“看不见”的低价租房真的靠谱吗?

近日,因工作调整需要租房的李女士遭遇了一件糟心事。

李女士在58同城上看到金牛区西南交大附近有一套高性价比房源——电梯房的精装套二仅需1400元每月,低于2000-3000元每月的市场价。想着好房不等人,十分心动的李女士立即联系了发布房源的中介,在简单沟通后就支付了600元中介费。

image.png

尽管中介有提到,600元中介费,不管李女士租不租房都是不退的,搬家心切的李女士也没有多想,赶紧退了自己现在租的房子,想当天晚上就搬过去。可未曾想,这其中竟有变数。

当晚,李女士到了房子所在处,中介委托的工作人员姗姗来迟,一会儿说这个房源是事故房,一会儿说房东在边租边卖,实在没办法了又说房东不在成都,拿不到钥匙。总之,无论怎样房子就是看不到,并且尝试带李女士去看周边2000多元每月的房子。最终,李女士不仅没能看到在58同城上选定的那套房,中介的电话也一直无法打通,直到这时李女士才感觉自己被骗了。

李女士的遭遇是个例还是普遍现象?成都市广播电视台记者在58同城上,以不同的身份,通过不同的中介,去租李女士选定的房源,最终是同样的结果:在交600元中介费后,看到一套完全不一样的房源,精装修的电梯公寓变成了破败的老小区。

对于记者对宣传与实际不一致的质疑,带看人员直接了当说,“那都是平台为了引流的,哪有性价比这么高的房源。”

点击视频查看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消费观察》完整事件报道

在众多的谎言当中,工作人员这倒是说了一句实话。从记者调查来看,虚假房源已成为部分中介引流的工具,他们通过将各种虚假不实房源挂在网上,吸引客户浏览、咨询,进而诱导客户租住其它房屋或是扣取中介费。显然,这些中介利用信息不对称的优势,故意发布大量虚假房源导流,已然涉嫌违规发布虚假信息、消费欺诈,这不仅侵害的是消费者的利益,对其它诚信经营者也造成挤压,构成不公平竞争。

这些不良中介已经引起了相关部门注意,经成都市房地产经纪协会调查发现,这些公司往往规模不大,用不同的公司做“壳”,而一个“壳”通常只有三四个人,在平台上以轻作业的方式招揽客户。这些散、乱、小的中介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之下,往往玩弄虚假房源的伎俩,欺骗客户,赚取利益。

点击视频查看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消费观察》追踪报道

要遏制虚假房源不断的势头,需“蛇打七寸”抓住要害部位。目前,成都市住建局已对涉事房屋租赁中介公司展开调查,通过专业手段已梳理出十几家关联公司,等待他们的将是严厉的处罚。此外,为有效净化市场环境,今年4月,成都市住建局已发布《关于开展通告存量房源核验工作的通告》,牵头对成都挂牌房源进行在线核验,对未核验或未完成核验的挂牌房源实施下架,以此清理了大量虚假房源。

在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之际,各平台还应起到监督作用。虚假房源的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中介公司掌握了房源,随心所欲地发布信息,造成了信息失控,平台应该及时对平台房源进行核实,特别是异常低价进行预警。同时采用技术手段,对二手房信息进行全程溯源,以免中介对房源重发、乱发。

最后也提醒大家,租房一定要选择正规平台,远低于市场价的房屋一定要多留心眼,警惕虚假宣传与低价诱惑。在签合同之前,务必仔细阅读合同条款,避免自身权益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