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成都|登上国际顶级期刊!高新区这家企业发布创新研发成果
近日,成都高新区企业四川厌氧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厌氧生物”)其科研团队创新成果登上了国际顶级科学期刊《Nature》。
据了解,《Nature》是科学界普遍关注的、国际性、跨学科的周刊类科学杂志。

四川厌氧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创始人承磊带领的厌氧微生物创新团队联合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多家单位,发现并分离培养了一种非广古菌门的新型产甲烷古菌。2024年7月24日,相关成果以“Isolation of a methyl-reducing methanogen outside the Euryarchaeota”为题发表在Nature期刊。
什么是新型产甲烷古菌?
产甲烷古菌在地球生命起源进化、全球气候变化和碳素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传统观点认为产甲烷古菌隶属古菌域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
近年来基于高通量测序的宏基因组学研究,提出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着非广古菌门的产甲烷古菌,并推测这些新型的产甲烷古菌具有发酵生长、硫氧化等非甲烷代谢潜能。
但迄今为止,这些古菌处于“暗物质”状态,一直没有纯培养物,无法进一步研究它们的碳代谢功能。
四川厌氧生物由承磊博士联合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成立,致力于微生物活菌创新药研发。目前,公司已建立超千种多样性的人体微生物菌株资源库,掌握菌株筛选+分离+保藏+检测+评价+生产的全链条“从菌到药”核心技术。
基于其核心技术,厌氧生物研发已拓展至女性私护健康、体重管理、宠物健康等微生态大健康领域。
其自主研发的生物Ⅰ类创新型生物制品“阴道用四联乳杆菌活菌胶囊”(KAL-001),用于治疗女性阴道炎症,是我国首个进入临床研究的多联活菌药物,目前正在进行Ⅱ期临床试验。
其自主研发的治疗用生物制品1类创新药“KAL-002”于2024年4月同时获批化疗相关性腹泻与放射性肠炎两个适应症,成为国内首个临床获批的肠道配方菌药。
作为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主阵地,近年来,成都高新区始终聚焦产业创新策源能力持续发力,加快推进创新平台建设和创新药物研发。
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已拥有全国首个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移转化试点示范基地、全国首个卫生健康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平台、全国唯一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西南首个国产设备仪器验评示范基地,汇聚创新药产业链企业2200余家,累计处于临床阶段在研1类新药90个,储备管线超200个。
药物创新研发成果不断涌现,微芯生物全球首个获批治疗2型糖尿病的PPAR全激动剂上市,康诺行同靶点国内首款、全球第二个申报中重度特应性皮炎适应症的1类新药司普奇拜单抗注射液申请上市……
资料综合: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