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之梦耀蓉城——写在第三十七届百花奖开幕之际
盛夏时节,百花绽放。由中国文联、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成都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于8月2日至4日在成都举行。这是继第5届金鸡奖、第8届百花奖之后,重磅电影盛会再次闪耀成都。
人民是文艺之母。当前,全国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迈步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进一步将全面深化改革战略部署落到实处,对于文艺创作来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如一的秉持。
百花奖,是创立于1962年的全国性文艺评奖,也是中国电影界历史最为悠久的重要奖项。39年之后,百花奖再度牵手成都。新时代的公园城市,也将在光影之中,呈现别样精彩。
本届百花奖以“花重锦官城,蓉城百花开”为主题,设置了百花奖终评、开幕式、提名者表彰仪式、颁奖典礼、论坛、百花影展、电影工作者走基层等活动。3天会期,来自全球的从业人士、影迷将相聚成都,体验城市的万千气象,感受电影文化带来的温暖与力量。
城市与电影如同两颗璀璨的星辰,交相辉映,共同编织着关于光荣与梦想的故事。从影视产业发展到电影文化交流,再到大众共享的电影展映……一个个不同面向,展现着成都作为中国西部电影重镇和文化重镇的独特魅力。
光影之梦耀蓉城。这是一场务实节俭、惠民乐民、富有特色的电影盛会,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群众的节日,也必定将为盛夏的成都汇聚电影之光、电影之梦。
共融:电影与城市的彼此映照
新明电影院复原图 图据新明电影院成都电影轻博物馆
1924年4月,春熙路北段的新明电影院开业。这是成都第一家以“电影院”命名的影院,至今,刚好一百年。
百年过去,对于成都这个地域空间的刻画与想象,也流转至新时代的影像范畴,在地理文化成为可视媒介的发展历程中,当下的成都不断续写着更多可能。
8月2日,本届百花奖的开幕式将在四川文化艺术中心拉开帷幕。通过现场电影工作者讲述、电影交响乐现场演绎、开幕影片放映,开幕式将聚焦电影人之间的精彩对话,构建文化交流互鉴的开放平台。
电影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显然远不止于电影播放的场景,在更深层次上,电影与城市相互映照、彼此影响。电影,以其强大的关联性,成为了城市的一面镜子,映射出城市的各个维度。
百花奖期间,各类主题论坛将相继登场。开幕论坛、报告发布论坛、文学论坛、科幻主题论坛暨成都电影产业专场推介会、大师班(公开课)等话题分享会,将搭建起百花奖与四川、成都电影资源共融互通交流平台。
从以上的各个论坛中,我们也将发现,成都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人文魅力以及坚实的产业基础。这些因素在与城市的共融中,也为影视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近年来,成都针对影视产业一系列政策,吸引了一大批影视头部资源和优质项目来这里安家落户。“带着剧本来,带着作品走”成了时常发生的事。
拿下逾40亿元票房成绩的《流浪地球》,后期特效制作是“成都造”;亚洲最大的单体数字摄影棚“视界一号”,在成都;《哪吒之魔童降世》《宇宙探索编辑部》的主创团队,同样来自成都……
位于郫都区的成都影视城,已累计引进影视剧上百部,播映上线《藏地奇兵》等影视剧,其中参与后期制作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我的父亲焦裕禄》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
而在《故乡,别来无恙》《今天的她们》等热门影视作品里,则通过方言、美食等方式,展示着成都巴适、安逸的文化和幸福感 。“烟火里的幸福成都”,成为重要的文化输出。
在这些作品中,不难捕捉到电影与城市气质的契合,体验并领悟到这座城市所凝聚的精神内涵。未来,可以期待更多“成都制造”电影作品的涌现,它们将以更加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探索城市与人、城市与自然、城市与社会之间的共生共荣。
共行:文化与生活的交相辉映
百花奖不仅是一场电影的盛会,更是艺术的交流和文化的碰撞。伴随百花奖走进成都,天府文化也以其独特的姿态交融于光影世界之中。
8月3日,提名者表彰仪式将邀请获得各奖项提名的电影人来到现场,用颁奖仪式对他们进行表彰,接下来8月4日的颁奖典礼,将集中展示中国电影工作者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和中国电影繁荣发展的时代新篇章。期间加入的各类四川元素、成都元素,也将与大众文艺一起竞放。
过往成都举办的一次次影视盛会,也将与百花奖展开“梦幻联动”。
2023年9月,首届金熊猫奖评选活动在成都举行,五大洲104个国家和地区的7024部作品参评,在成都角逐电影、电视剧、纪录片、动画片4大单元共计25个奖项。8月4日,“百花遇见金熊猫”影视文化座谈会将以“影视奖项的国际化与中国电影的国际化道路”为主题,共同探讨如何为全球影视文化的繁荣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2023年10月,第81届世界科幻大会在成都举行,人们在有关科幻的交流中,畅想着有关影视创作的更多可能。百花奖期间的科幻主题论坛暨成都电影发展推介会上,将围绕中国科幻的创作为题,邀请科幻电影导演与科幻文学作家展开跨界对话,开启科幻电影的下一个想象空间。
2024年3月,第十一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在成都拉开帷幕。通过这一窗口,人们也见证了中国网络视听行业改革创新和跨越式发展的历程。本届百花奖期间,《2024 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2024 中国电影艺术报告》将相继发布,主题论坛将就推动产业变革创新,加速艺术与技术融合,探索电影表达和市场探索的新方式等话题进行深入探讨。
从胶片里的城市潜影,到数字里的都市透视,历史与当下叠合而成流光溢彩的城市画像。成都文化产业近年来蓬勃发展,电影之外,各个门类表现也同样亮眼。
数据显示,2023年成都市举办展览418个、社教活动1500场次,接待观众2760万人次。全年开展各类音乐演出超4000场、同比增长100%,演出票房收入12亿元,带动相关产业经济效益近67亿元。
展望未来,成都电影行业将立足于本土文化,持续深化对成都文化符号的挖掘与传承。这座城市拥有的悠久历史、民俗风情和自然景观,也将继续成为电影创作的宝贵资源、城市人文的重要承载。
共享:大众与电影的双向奔赴
大众的电影,人民的百花。电影节是电影人的盛会,也是人民的节日。为广大公众创造机会欣赏优秀电影作品、参与艺术创作,感受文艺中蕴含的世间大爱和大道,体现在电影节的方方面面。
本届百花奖在走入生活、贴近群众方面下足功夫——
邀请电影艺术家进社区、走基层,深入公园、绿道、社区、乡村,与基层群众近距离交流互动,在一线中采风创作。
把百花奖办成群众身边的电影“家宴”,本次百花影展分为繁花竞放优秀影片回顾、“百花齐放”新片展和成都特别放映三大精彩单元。
把电影文化从“大银幕”搬到群众身边。在全市安排60余家影院、110余个露天放映点公益展映优秀影片,让市民沉浸式体验光影魅力。开展百花奖吉祥物公益宣传,拓宽群众参与百花奖系列活动的渠道,让群众亲身感受电影艺术的独特魅力……
2024年中国电影春节档,全国电影票房为80.16亿元,观影人次为1.63亿,总票房和总观影人次均创历史新高。暑期档,成都电影市场也延续了火热态势。成都市民有着热爱电影的深厚情怀,对电影艺术充满期待与向往,本届百花奖青睐成都,是电影与市民的双向奔赴。
时代光影,人民情怀。电影是大众的艺术,电影作品的质量取决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一年年走过,那些优秀的作品之所以能走进人心,无一不是因为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打下了深厚的艺术基础、群众基础。
百花奖,从诞生之初,就与大众紧密相连。其不仅是影人的节日,也是影迷的节日,更是人民的节日。
百花奖牵手成都,是一次相得益彰的融合,借助这一平台,成都影视产业有望实现新跨越,城市魅力也将通过光影媒介得到更充分的展示。
举办于这座幸福城市的百花奖,也将延续其长尾效应,在公园城市的百花绽放中,致敬过去,书写当下,引领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