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成都》这部电影 精彩永不落幕
8月2日,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颁奖典礼在成都拉开帷幕。这是时隔39年,成都与百花奖的再次相遇。1985年,第八届百花奖在成都举办,峨眉电影制片厂出品的《红衣少女》获得了最佳故事片奖,39年后,成都继大运会、世乒赛、羽毛球顶级赛事汤尤杯之后,又迎来了“百花”竞艳。
电影和城市经常是相互成就的关系。电影以城市为舞台,而城市又因为电影而产生回忆和故事。这些年,选择来成都取景拍摄的电影电视剧不少,成就了城市与电影的一段段佳话。去年获得百花奖最佳女配角奖的电影《我的姐姐》,就是全程在成都取景拍摄的。电影上映后,位于红瓦寺街的“鸳鸯楼”成了网红打卡地,大家惊奇地发现,原来在成都这样的国家中心城市,也有极具年代感和烟火气的建筑。
其实,成都一直都是这样一座融合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城市,它既有数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也用快速的发展,编织着美好的未来。这座城市孕育出独属于它的电影形式,这些影像也融入了城市并且成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从玉林到太古里,从南延线到龙泉山,从《我的姐姐》《前任4》《再见,李可乐》《人生路不熟》,再到本届提名影片《八角笼中》,正是在银幕前的一次次亮相,“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才有了更加现代化、具象化的表达。
不过,电影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远不止于拍摄场地的选择。成都的城市票房常年位居国内前列,早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票仓”城市之一。这些年来,成都文化产业也发展蓬勃,数据显示,2023年成都市举办展览418个、社教活动1500场次,接待观众2760万人次;全年开展各类音乐演出超4000场、同比增长100%,演出票房收入12亿元,带动相关产业经济效益近67亿元。一个个buff的不断叠加,最终成就了百花奖与成都的双向奔赴。
电影描摹城市,城市又何尝不是在自导自演一部属于自己的影片?而在成都这部电影里,精彩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