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成都大运会》丨第三集《生生不息》今天16:00全网上线 展现万千气象的成都

来源:看度新闻 2024年08月11日 14:00

历时三年,从赛事侧和城市侧全景式呈现以赛谋城的大运故事,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倾情力作-四集纪录片《成都大运会》,于8月9日-12日,在成都市广播电视台CDTV-1、CDTV-2、CDTV-5晚间黄金时段播出,看度新闻、看度时政APP、视频号16:00上线。   

夏日的蓉城,阳光灿烂,生机勃勃,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式欢迎宴会上的致辞中指出:“成都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之一。欢迎大家到成都街头走走看看,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益”,古大都会也。有江山之雄,有文物之盛。如何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们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是来自成都100名城市大运会文旅导游们的使命。

邵丹,来自成都文旅集团,她的工作是负责成都大运会城市文旅活动组织和全流程服务。

岷江,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都江堰,当今世界现存年代最久、唯一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古代水利系统工程。

image.png

如果都江堰水利工程是2000年前古人“治水”的智慧,那么活水公园、香城体育公园、东安湖体育公园就是今人“治水”的精神。如果沃野千里是自然对成都平原的馈赠,那么绿色发展理念则是成都兑现对自然的承诺。

这座通体白色,水波纹造型的体育馆,在设计之初就运用了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是成都大运会各场馆中绿色低碳特色突出的场馆之一。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能照见多远的过去,就能预见多远的未来。

岷江水畔,这里正在探寻“天府之根”的秘密。

4500年前,长江上游成都平原诞生的宝墩文化不仅是蜀文化的源头,更是与下游的良渚文化同为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三星堆和金沙文明的兴盛,诞生了灿烂辉煌的青铜文化。

蜀锦,中国四大名锦之一,素有“天下母锦”的美誉;成都,中国历史上唯一以“锦”命名的城市。

这枚闪闪发亮的奖牌叫“蓉光”,奖牌绶带独具匠心,在胡光俊和马丽娃的共同努力下,用“最成都,最中国”的方式,让蜀锦穿越千年赴约全世界。

image.png

蜀锦看似普通经纬线的上下交叠关系,演化而出“二进制”思想,为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能力水平提供了穿越千年的支撑。

仰望星空,大运号将在50万米高空为成都提供丰富的卫星数据资源及应用服务。

脚踏实地,“智慧大运”背后,是成都无处不在日益完善的“智慧蓉城”体系。

大运会交通运输保障系统的运用令成都大运会交通指挥调度效率和智能化水平得以大幅提升。赛事结束后,相关技术成果还将继续推动成都智慧城市建设,助力成都实现城市数字治理的跃迁。

image.png

岷江水用它的温润,在茶碗中冲泡出成都人安逸的心境;

岷江水又用它的激荡,在碗箸间为成都人注入火辣的热情。

每一名参加成都大运会报道的中外记者,在报到时领取的媒体包中都会收到一封来自成都石室中学少年们的亲笔信。

image.png

石室中学,创办于西汉,创办者是蜀郡守文翁,他还是中国历史上创立“地方官办教育”的第一人。

成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亚洲的第一个“美食之都”。对于参加成都大运会的运动员来说,花椒中却含有食源性兴奋剂。

最终,餐饮服务团队舍弃了有风险的传统香料,以川菜的开放胸襟,用改良做法将川菜的风味带给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通过这一抹舌尖上的暖意,传递的是东道主的热情。

2023年7月22日,占地面积80万平方米,可容纳1.1万人入住的大运村迎来了开村仪式。

成都大运村是赛事期间代表团运动员及工作人员在成都的家,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窗口。

赛时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运动员竞相走上成都街头,体验现代化国际化的活力成都,享受悠闲安逸的幸福成都,解读历史悠久开放包容的人文成都,感受绿水青山的生态成都。

image.png

沧海桑田,岷江之水从天上奔涌而来,走进了热闹的人间。

双流现代五项赛事中心水球馆,屋面同样建立了雨水循环利用系统,最大限度利用自然雨水,实现场馆低碳节能环保效果的最大化。

最后一次文旅体验活动结束,邵丹和同事们圆满完成了全部工作。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成都大运会汇聚了未来世界各地、各个行业的年轻人,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赛场,更是文化交流的平台。

2023年8月11日上午10:00,平稳运行了21个日夜的大运村,圆满完成了“世界青年的成都家园”的使命,正式闭村。

d08b2e103aa86b0626a00992274197fd.jpg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