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骑行遭碾压男孩身亡!知情人称事发路段未通车 车主亲友、律师发声

来源:看度新闻 2024年08月14日 11:05

近日,“父亲带孩子骑行遭碾压”一事引发社会关注。13日下午,有记者从河北容城县卫健局信息宣传组获悉,经过与医院核实,男孩经抢救无效,已身亡。

另据媒体报道,8月13日下午,上述事故中涉事小车司机的亲友表示,该小车司机当天行驶时,左右两边都有人骑行,对面骑行小孩摔倒时,该小车司机根本来不及闪躲。小孩在送去医院的路上不幸去世。

父亲带娃骑行,孩子曾喊“骑慢点”

相关视频显示,事故时间为11日早上6点12分左右,当时孩子跟着父亲以及一群骑友在公路上骑行,一行人身穿统一的蓝色队服,戴着头盔。一行人骑行速度较快,码表显示时速一度超过了37公里,视频中还能听见“慢一点儿”的喊声。

然而在一次变道时,可能是前后车辆距离太近发生碰撞,孩子不慎摔倒,半边身体倒在了对面的机动车道上。不幸的是,这时对面车道正好有一辆小汽车驶过,车主来不及避让,车轮碾过男孩,地上出现一大片血迹。

0.jpg

事故发生后,孩子父亲跪在地上呼喊:“‘球球’,你别吓我,坚持住,一定坚持住啊!”车队一名队员还扯下衣服赤膊上阵,推搡当事车辆司机,疑似让他下跪认错。

值得一提的是,视频还显示,这条双向公路右侧均有虚线,疑似为非机动车道,但自行车队并未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

知情人称事发路段未通车

据沧州日报报道,“球球”父亲曾在个人短视频账号中多次发布带着孩子骑行的视频。前不久,曾有网友提醒这样的行为很危险,结果遭到孩子父亲反怼,“这种事还轮不到你管老弟”“跟你有关系吗?”结果没过几天,意外就发生了。

一名常在事发路段拍照的博主称,该路段位于刚出河北贾光乡南后台村的位置,“还没修好,还没通车……路还在修呢,还分什么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有一个小路口以及施工人员专用道,可以让小车开上去。但其事发当日并不在现场,不了解详细,也不清楚被撞小孩后续治疗情况。

image.png

另一名常在事发路段骑行的人则表示,自己和那个小孩不是一个车队,但去年和今年都遇到过几次,小孩比较可爱,大家都喜欢他。事发路段位于南拒马河右堤,“是未通行路段,大家都喜欢早晨去这里骑行”。并称小孩已身亡,“对于出现这样的情况,都比较遗憾和心疼孩子。我们以后会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律师说法:12岁以下未成年人不能在道路上骑行

对于11岁小孩“球球”骑行时意外身亡一事,知名刑事辩护律师、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认为,目前看来,小汽车责任需要进一步根据具体情况判定。该案中如果小汽车未超速且已采取必要避让措施,但仍因不可抗拒的原因导致事故,其责任可能会相对减轻,但具体责任划分需由相关部门综合判断。无论是否承担交通事故的全部或主要责任,小汽车车主在民事上都有可能需要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根据《民法典》等相关法律规定,车主需支付死亡赔偿金、丧葬费等费用。

另外,组织骑行的车友应当负有安全保障义务,例如选择安全的骑行路线,控制队伍速度以及尽到提醒义务,否则,也应当承担部分责任。

最后,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12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可以在道路上骑自行车。小孩父亲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应当对其安全负有高度的注意义务,在这起事故中,小孩父亲允许孩子在机动车道上高速骑行,且未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显然存在严重的监护失职。因此,小孩父亲很可能需要承担主要的民事责任。

人民日报评论:父子骑行、娃遭碾压,这起悲剧有哪些“痛点”?

这是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很多网友都对孩子的不幸遭遇寄以同情。与此同时,网友也试图“复盘”此事的前因后果,期待找到车祸原因,以避免悲剧重演。有一个细节是,有报道称,涉事父亲带孩子骑行,是为了让孩子减肥。减肥是好事,体现了健康骑行,但还是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没有安全,谈何健康?此外,骑行非机动车上路,不能闯红灯。也不能进入机动车道,而要在非机动车道内通行。没有非机动车道的,则沿道路右侧行驶。这也是基本常识,不可逾越,不可违背,否则容易造成事故。

需要提及的是,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兴起“暴走团”和“骑行一族”。无论暴走还是骑行,都是个体选择,但是一旦占道、逆行、闯红灯等,破坏交通法规,不仅置自己于险境之中,也伤害了公共安全,给其他人带来安全隐患。成群结队暴走或骑行,霸占机动车道,引发的事故已非个别,是该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和警惕了。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无论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无论暴走还是骑行,各行其道,遵守规则,才是对自己的最好保护。道路安全无小事,但愿规则意识深入人心,但愿这种悲剧不再发生。

骑行安全小贴士>>

骑行年龄要合法

未成年人的行为控制能力弱,应急反应、协调性等方面都不成熟,对交通知识了解少,骑车上路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遇到突发事件时难以做出正确判断,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骑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上道路必须达到相应的法定年龄,不可以在道路上练习骑行。骑自行车至少12周岁,骑电动自行车至少16周岁。

骑行规范戴头盔

骑行电动自行车和自行车,机动灵活但稳定性较差,发生事故时驾驶人往往头部易受伤,所以骑乘电动自行车要正确佩戴安全头盔,骑自行车也推荐大家戴头盔。

追逐竞驶危险多

交警部门提示,马路不是竞技场,非机动车驾驶员无论在城市道路或是山路骑行,都要避免相互追逐或曲折竞驶,一味追求加速度,如遇到突然出现的行人、临时变道的车辆等紧急情况,都有可能引发严重事故。

针对自行车违法竞速行驶的情况,2024年7月,北京交管部门表示将依法严查自行车在道路上竞速等违法行为。

违法载人危害大

电动自行车的稳定性较差,违法载人、超员载人将增大车辆负荷、改变车辆重心,延长车辆制动距离,增加骑行操控难度,严重威胁骑乘人员及周围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成年人骑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仅可以在固定座椅内载一名12周岁以下的儿童。

骑行切莫闯红灯

骑行时心存侥幸或为了赶时间闯红灯是非常危险的,通过有交通信号灯控制的路口时,要严格遵守交通信号灯的指示,不要闯红灯,宁等三分,不抢一秒。赶时间不是闯红灯的理由,绿灯还有下一个,而生命只有一次!为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千万不可心存侥幸闯红灯。

资料来源: 中国新闻周刊、潇湘晨报、上游新闻、人民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