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房口碑双失利!新《红楼梦》争议四起 导演、演员发文回应!
“选角不合适、演技欠缺、服化道缺少质感、剧情改编不合理”
……
近日,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颇受争议。据悉,《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由林鹏、卢燕、边程、张淼怡、黄佳容领衔主演,关晓彤特别出演。
从1924年戏剧大师梅兰芳主演的默片《黛玉葬花》,到1987年版的电视剧《红楼梦》,再到2010版李少红执导的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每次影视化改编几乎都会引发社会关注和讨论。
导演胡玫耗时十八年打造的新版电影《红楼梦之金玉良缘》自8月16日上映后,电影票房口碑却接连遭遇滑铁卢,上映五天票房却仅有400多万,8月20日的单日票房甚至还不及上映已经33天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守护》。豆瓣涌现了大量一星差评。
有说名场面过于碎片化,影片有形无神,有心无力。
有人认为,片子拍成了经典情节打卡,没有新意。
也有网友直言不如87版红楼梦。
也有部分观众给出高分评价,认为是值得一看的电影。
导演胡玫发文痛斥“AI1分点评”
8月19日,对于网上的争议,胡玫导演发长文谈《红楼梦金玉良缘》。称该片是她平生投入心血最大的一部作品,“这部电影是汲取了前辈们一次次的影视拍摄的精华,经历了推陈出新的18年的艰难的创作过程。”她欢迎并感谢所有意见,但也注意到“有人使用AI虚拟数据群发1分点评”,有些账号似乎蓄意狙击该电影,甚至进行人身攻击,对此,她表示已委托律师存证。
据公开消息,胡玫是著名导演、编剧、制片人,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其代表作品包括电影《女儿楼》《孔子》《进京城》,电视剧《雍正王朝》《汉武大帝》《香樟树》《乔家大院》等。曾多次获飞天奖、金鹰奖及“五个一工程奖”。
林黛玉扮演者张淼怡发文回应争议
在《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电影中,针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选角妆造,也有不少网友表示质疑。
甚至还有不少网友转发了不同版本林黛玉的对比图,直说新版林黛玉太丑,电影是烂片。
对此,胡玫也是不甘示弱地发出电影片段反问:“胡玫眼瞎?这个妹妹真的很丑吗”?昨天又连发了四张张淼怡的剧照,连问:“《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现场剧照,发给你看一下儿”。
林黛玉扮演者张淼怡本人在8月20日也发长文回应,她表示看到各种各样的批评心情很复杂,但倒回去七年还是会接这个角色,也承认“晓旭老师珠玉在前,我无法企及 ”,“ 这七年,我演了更多的角色之后,我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我也相信自己正在变得更好,也会让自己努力去做到更好。”
她还称自己最对不起的是胡玫导演在电影里倾注的心血,“ 林黛玉这个角色,我会永远记住,也会永远鞭策自己。”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问题出在哪?
据重庆日报,纵观过去经由《红楼梦》改编的获得较好口碑的作品,远的有1944年的周璇版、1962年的越剧版、黄梅调版、1977年林青霞反串版,近的有2017年爆火的小戏骨版、2021年江苏大剧院的舞台剧版,要么是利用戏曲形式的独特魅力进行艺术再创造,要么是充分尊重原著抓住某一点而发散改编。没有一部作品如同《红楼梦之金玉良缘》一般既要呈现原著全貌,又要创新的方式,这或许说明,影片在改编策略上就出了问题。
公众对于经典文学名著的改编固然严苛,但是如果创作者在尊重原著与创新表达之间找到平衡,在有限的篇幅内精准捕捉、精雕细琢,并传达原著的精神内核,也许会收获观众的热烈掌声而非倒彩。
光明日报曾评论,经典翻拍创作时必须守正,改编不是乱编,戏说不是胡说。其次,创作还要有所创新。经典本身蕴含的理想与现实、战争与和平、生存与发展等诸多主题,具有跨越时空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表达的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对创作者而言,翻拍经典的关键不是如何颠覆,而是要在如何结合新的时代精神和技术手段对经典主题进行全新诠释上下功夫。最后,创作者要用匠心。经典能够历久不衰,在于其内涵的说服力、历史的影响力和未来的延续力。好的经典翻拍不是贴合不同时代语境的简单复制粘贴,而是在延续经典的基础上赋予它新的生命力。因此,创作者应以工匠精神吃透原作内涵,守正创新,才能创作出既尊重经典又超越经典的新经典,才能让“经典永流传”。这也是翻拍经典的题中应有之义。
资料来源:都市快报、光明日报、极目新闻、九派新闻、京报网、重庆日报等
相关评论:时评|不爱《红楼梦》 请别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