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看度深观察|暑期耍成都 到底有多“燃”

来源:看度新闻 2024年08月23日 07:30

假期即将收官,但成都热力依然不减,除了飘红的气温,热进全国前三的暑期旅游同样令人心潮澎湃。

7月1日至8月18日,国内航线到达旅客超59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2%。国际航线入境旅客超26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约77%。日均游客接待量2.37万人次,累计客流量超700万人次,相较去年同期营收增长38%,全国00后热门旅游目的地第三,成都地铁线网累计客运量突破2亿人次,SKP、万象城暑期客流同期增长30%……

暑期扎堆耍成都的人们,到底在耍什么?又是什么样的“花式宠客”吸引力让他们选择成都?一起来看成都到底有谁在?

科幻深观察的副本.jpg

传统热门景点 新兴宝藏打卡地

我都要

来自海南的博主小雨心满意足地完成了她的四天成都闲逛之旅,说是闲逛,其实更像是特种兵之旅,熊猫基地、武侯祠、宽窄巷子、杜甫草堂一个不落,奔赴热门景点之余,她还挤出时间合影“成都墙”,夜游交子公园“莲花桥”,累并快乐着的她表示,这趟成都之旅“爽翻啦”。这个暑期,和小雨同样将成都传统和新兴景点兼顾的游客,不在少数。

IMG_4060(20240822-181528).JPG

暑期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客流。图源:小红书@萧停会儿

据了解,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博物馆等著名景区暑期再度迎来客流高峰。据成都市文旅局统计,暑期以来,大熊猫基地接待游客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30%,充分展现了熊猫文化的独特魅力。今年7月至8月18日,成都武侯祠(文物区、西区、锦里)游客接待总量277.793万人次,日均游客接待量约5.67万人次。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外籍游客数量超过往年,三国文化国际知名度明显提升。8月9日,都江堰景区迎来了今年的第500万位游客,较2023年500万游客量提前了29天。同日,青城前山景区年累计接待游客169.48万人,同比增长9.59%。

与此同时,成都的一些新兴宝藏点位也为游客增加了更多选择。成都世园会迎来了一波波暑期客流,漫步113个特色展园,打卡“天府眼”摩天轮,夜游绛溪河,仰观锦云楼,别样的“暑期消夏”模式带动了会场的持续火爆,仅七夕活动当日,游客量就超过了4万人次。

IMG_4040(20240822-090452).JPG

东郊记忆巨幅“成都”墙。图源:东郊记忆微信公众号

小雨挤出时间也要去合影的“成都墙”,可是今年耍成都的新潮流。自东郊记忆上新巨幅“成都”墙以来,前来打卡的人就络绎不绝,今年暑期,这里更是“人从众”!不管是潮流达人还是退休嬢嬢团,咔嚓声简直没停过!打卡热潮也带活了东郊记忆园区,客流量同比增长51%,其中外地人占比约四成。而这股“拍墙”之风也“波及”到了全市, 老西门的“熊猫”巷、凤溪河地铁站绝美壁画 、奎星楼街《明堂墙绘》,太平社区《喜相逢》、科华中路《太阳》等纷纷被大家“挖掘”出来,不少网友戏称“成都的墙,快不够用咯!”

研学世园会 充电博物馆

遛娃、纳凉一举兼得

亲子游是暑期文旅市场的一大热门,带娃出门,如何既安全舒心,又收获满满,家长们在成都找到了一种答案。

图片

7月29日,来自全国20个城市的媒体小记者齐聚成都,参与“世界是一个大花园”成都大调研活动。图源:2024成都世园会

自今年4月开幕以来,成都世园会推出了“从世园看世界·与城市共生长”等系列研学活动,让广大学生在游园中,了解了不同地域的园艺文化和生态环保理念,亲身体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和“公园城市、美好人居”的成都表达。7月29日,来自全国20多个城市的媒体小记者们,以世园小记者之名开启了一场成都大调研,他们走访都江堰,邂逅大熊猫,寻访诗意锦江,探访美好世园,还发起联合倡议,邀请全国青少年共同践行“绿色家园守护行动”,共同绘制美好的绿色画卷。几天的研学行程让小记者们增长了见识,收获满满。不仅是外地的小朋友,世园会也是成都本地中小学生“行走的课堂”,各大中小学的孩子们在这里参与系统有趣的研学,通过绘画、摄影、观察笔记创作记录研学成果,积极了解世园知识,传播世园文化。

近年来,成都研学旅游发展迅猛,在旅榜文旅研究院发布的2024暑期研学目的地热度榜TOP10中,四川位居第四位。为了助推研学旅游健康发展,2022年成都还成立了成都市研学旅游协会,力争打造研学行业标准、平台、课程等核心资源优势地位,推动成都成为国内研学产业的头部城市。

IMG_4061(20240822-183124).JPG

游客在成都博物馆。图源:小红书@方方张张

炎炎夏日,环境凉爽底蕴深厚的各大文化场馆成了“香饽饽”,带孩子来“刷馆”成了新风尚。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自然博物馆、四川省博物院纷纷上榜成都最受欢迎博物馆。以成都博物馆为例,假期以来人气持续爆棚,常常一票难求,“我们从山西过来,在成博里不仅感受了巴蜀文化,还欣赏到了墨西哥文明展。一个博物馆里跨越亚洲和美洲。”蒋女士说自己提前做了攻略,到成都旅游一定要来一趟成都博物馆。今年暑期,成都的博物馆、美术馆在展览内容方面也纷纷从家庭用户体验出发,让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在博物馆中度过“清凉一夏”,乐享暑假时光。据相关平台数据显示,从全国博物馆游最火热的城市来看,仅在7月初,成都博物馆门票出票量就排名全国第三,仅次于西安、北京。

嗨爆演唱会 沉浸百花奖

好“City” 好文艺

IMG_4062(20240822-183444).JPG

刘德华《今天...is the Day》巡演2024成都站。图源:小红书@J可可

8月9日至12日,“刘德华巡回演唱会2024”在成都开唱,演唱会有多火?每次开票均被秒光。不仅有刘德华,今年暑期,萧敬腾、汪峰、莫文蔚、李宇春等一众歌星在成都开唱。此外,《吉赛尔》《天工开物》《诺亚方舟》《孔子》等各类高雅的交响音乐会、话剧、舞剧、音乐剧,以及群众喜闻乐见的音乐节、脱口秀、相声等演出也在暑期的成都轮番上演。精彩丰富的各类演出也吸引了全国各地一票歌迷、乐迷、戏迷集聚成都,连巴黎奥运会冠军王昶,结束赛程后,也是立马赶来成都,圆了听偶像演唱会的梦想。

为一场演出,赴一座城市。随着成都暑期演艺市场的持续火爆,“跨城观演”这种潮流带动了“演出经济”的发展,成为拉动成都文旅消费新引擎。比如刘德华成都演唱会,四场观众累计超过5.2万人次,跨城观众占65%,为成都带来了超3万名外地游客,拉动综合消费5.4亿元。

歌迷剧迷摩肩接踵,今年暑期,影迷们也是纷至沓来。随着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的举行,盛夏成都掀起了一波光影狂欢。百花奖举办期间,国内电影工作者与影迷粉丝、本地市民相聚,共享电影创作经验,共游成都街头烟火人间,共赏公园里的露天电影。暑假来成都游玩的谢婕一家人在交子之环上拍照打卡时遇到了《异人之下》剧组:“来成都旅游赚到了,不仅免费看了电影,还能和这么多电影人‘偶遇’,太棒了!”。为了丰富影迷们的城市体验,成都还推出了“跟着百花游成都”文旅场景线路,通过“人文古都”“公园城市”“烟火成都”“创意之城”主题,让大家“来都来了”就轻轻松松游遍成都。美丽的城市、浓郁的电影氛围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吴彦祖羡慕成都小区“我打赌住在这里的人很幸福”,刘昊然直言想来成都拍戏……

图片

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期间,《异人之下》剧组来到成都高新区交子之环,欣赏变脸表演。图源:成都高新

火热的暑期文旅引来的是数量庞大的消费人群,随之而来的则是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的服务需求。

面对五湖四海的游客,今年暑期成都又培育了哪些新场景、更新了哪些体验,让大家玩得更好、更优质、更舒心?

丰富供给,焕新消费场景

今年暑假,成都文旅推出了一系列消费场景,从涵盖100个“吃住游购赏”的2024“最成都·生活美学新场景”,到十大“游成都新场景·感现代新美学”主题线路,再到“暑期,来成都听音乐、看演唱会、学非遗、品美食”10大主题近200个暑期文旅品牌活动,丰富的场景打造无不“点燃”了旅客暑期消费热情。而诚意满满的消费惠民大礼包——“四个双百计划”“暑来成都 乐游天府”成都文旅消费券则为消费热情添了一把火,助“燃”旅游暑期档。

贴心服务,打造共享新体验

围绕文博旅游热,自今年6月底开始,成都先后推出取消预约、延时开放、行李寄存等多种便民措施,让游客直呼“好贴心”“好暖心”。

图片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行李自助寄存柜。图源:文旅成都

7月1日起,成都全市包括青城山-都江堰景区、成都天台山旅游景区等在内的绝大多数旅游景区和博物馆全面取消入园、入馆预约要求。面对博物馆延时“下班”的呼声,成都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成都自然博物馆(成都理工大学博物馆)等多个场馆,都在7月陆续实行了延长开放时间或者周一不闭馆服务。此外,成都83家A级旅游景区还全面提供行李寄存服务。从历史悠久的武侯祠,到清幽秀丽的青城山;从热闹非凡的锦里古街,到憨态可掬的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来成都旅游,游客无需再为“大包小包”而烦恼。

便捷高效,外籍游客畅游蓉城

得益于中国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China Travel风靡世界,有着令人无法抗拒的美食、美景的成都,自然也受到了不少外国游客追捧。进入暑运以来,成都航空口岸迎来出入境高峰,日均出入境人员达1.5万余人次。目前,天府国际机场已获批15条国际通程航班,成都航空口岸率先在西南地区实施24小时过境免签,并建设启用天府国际机场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旅客出入境体验持续提升。

WechatIMG1314.jpeg

各个国家的旅游博主在成都游玩。

为向外籍游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旅行体验,成都积极优化支付全流程,支持入境游客在景区、酒店、餐饮、出行等多场景,通过刷卡、扫码和现金等多种方式进行支付,让来自全球的游客朋友畅游蓉城。

同时,景区、公交、地铁等也通过优化服务,不断升级入境游体验。成都博物馆推出邮箱预约方式,方便没有微信或中国手机号码的观众预约参观。成都公交已普遍实现车辆双语报站及公交站牌、线路标识双语展示;地铁方面,在线网车站设置进出站、换乘、上下车等全路径中英文导向标识指引,实现车站及列车双语广播播报,不断提升双语服务能力。

秋日已至,但成都却走进了这波热力中心。暑期将尽,但耍成都的热度却会像滚烫的温度一般,在接下来的秋季黄金周、冬季春节假中,节节攀升!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