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灯引路 筑梦40年丨刘清太:逆转人生轨迹,点亮职教未来
师者,人之模范也。202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为全面展示优秀教师先进事迹和立德树人、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团结凝聚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蓬勃力量,在第40个教师节到来之际,看度新闻特别开设“蓉光四十年 致敬教育人”专栏,推出“提灯引路 筑梦40年”系列报道,与你分享成都教师的育人故事,一起致敬成都教育人!
在您心中,职校学生是什么样的?叛逆?成绩不好?没考上高中?然而在千千万万职教人的心中,职校学生犹如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蕴藏着无限的可能和光芒,作为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的刘清太,正是他们当中的一员。
“老师,我不喜欢读书”,这是刚刚走入职校的孩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老师,我们孩子读了职高,以后可怎么办呀”,这是刚刚送孩子进入职校的家长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在刘清太的眼中,要破除这种偏见,首先就要用教师的爱点燃学生对自我的热爱。
扎根产业,发展专业
职业教育的学生如何找到自己的舞台?2006年,当青白江区拟重点发展物流产业时,刘清太和他的团队把青白江的大小物流企业翻了个底朝天,终于翻出了叉车人才培养这块试金石,累计为成都国际铁路港物流企业培养了百分之八九十的叉车司机,对“陆海联运枢纽,国际化青白江”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叉车教学为特色的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已发展成为成都市重点专业、四川省示范专业、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而新开办的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连续三年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技能大赛均获二等奖,成绩列西部第一。
逆转人生,创造未来
面对社会经济发展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中等职业教育的出路在哪里?学生的未来又在哪里?刘清太和他的团队充分尊重当前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充分尊重学生的发展意愿,充分尊重家长对子女成人成才的殷切期盼,积极探索中等职业学校新的发展路径。
一方面继续坚持就业导向,守好职业教育的根,把职业教育的生命力牢牢扎根在产业发展需求里;另一方面坚持升学导向,守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魂,把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播撒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春天里。
历经10余年的发展,累计为国家经济建设培养了万余名技术技能人才,为四川农业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等高校输送优质本科生1353人,连续7年学校职教本科升学人数位列成都市第1、四川省前5,实现了就业与升学并重发展,为学生的多元化成才创造了无限可能。
“尊重每一个生命的存在,呵护每一颗心灵的成长。”是刘清太的职业教育理念,更是朴素的职业教育情怀,他和他的团队正通过努力,慢慢改变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让更多的孩子在职业教育中逆转人生点亮未来,刘清太也将不断前行,寻找职业教育美好的未来,成为职业教育大海里一朵幸运的浪花。
更多推荐:点击《蓉光四十年 致敬教育人》专栏,阅读更多成都教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