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丨孝亲敬老 陪家中长辈“花式”过重阳
岁岁重阳,今又重阳
今天是农历九月初九
我们迎来传统佳节——重阳节
古人将“九”定为“阳数”
两九相重,故名“重阳”
重阳节有哪些传统习俗?
当今又有哪些“花式”孝亲敬老方式?
一起来看重阳节特辑~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当时已有在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飨天帝、祭祖的活动。汉代时,九月初九的皇家祭祀和宴饮活动从宫中流布民间。到了唐代,九月初九这天被正式定名为“重阳节”。虽历经千年,“重阳节”活动的内容也随着时代发生变化,但登高、赏菊、祈寿、驱疫的民俗文化内涵传承至今。
登高
“重阳节”民间自古就有登高习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金色时节,天高云淡,邀上三五好友出游赏景,最合适不过。强身健体、陶冶情趣之外,“登高”也有“高升”“高寿”之义。而因天气渐冷,青绿即将褪去,故此时登高望远,也被称为“辞青”。
图源:青城山都江堰
说到登高,最为成都人熟知的当属青城山。青城山分为前山和后山,常年云雾缭绕,群峰环绕起伏,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此外,还有玉垒山、赵公山、灵岩山、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等,都不失为重阳佳节登高探秋好去处。
赏菊
金秋时节,秋菊盛开,见其雅色,闻其清香。“重阳”之日赏菊、饮菊花酒,据说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广为人知。此外,菊花又被称为“延寿客”,重阳节赏菊有祈求延寿之意。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这个金秋,10月18日-11月30日,位于温江的成都菊花园超大规模菊花展即将来袭。鱼跃龙门、爱心菊花、飞龙在天、孔雀开屏……数种造型,红的似火、白的如雪、黄的若金,宛如一幅绚丽的织锦。在这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前往成都菊花园一起赏菊吧!
插茱萸
“重阳”之时,茱萸开始成熟。民间认为茱萸能够驱风逐邪,人们便用它来作为祛病驱邪的利器。重阳节又被称为“茱萸节”,佩茱萸、插茱萸成为这一天的“标配”。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写下了“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名句。
重阳节传承至今,又增添了敬老的内涵。尊老敬老,重在陪伴,当今社会,也衍生出了诸如给老人拍短视频、教老人玩游戏、与老人比赛做数学题等“花式”陪伴老人的新方式。此外在成都,重阳节这天,还可以带着老人进行与世园会、世运会相关的主题活动。
重阳节60周岁以上人群免票
成都世园会“美美与共”
今年4月26日,2024年成都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成都开幕,这场持续186天的盛会为人们带来全球五大洲的园艺艺术,在花团锦簇、亭台楼榭中呈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今年重阳节,10月10日至10月12日,世园会对60周岁以上人群实施免票政策。趁着过节,陪同家里老人,抓紧来一场“美美与共”的世园会之旅吧!
图源:2024成都世园会
世运会倒计时300天
一场定向越野感受生命律动
今天是10月11日,2025年成都世界运动会正式进入300天倒计时。当重阳节遇上世运会,不妨带着家里老人来一场定向越野。这项被称为“4岁到70岁都能参加的运动”,在公园、山地等多种环境中都可以开展,融合体力和智力,带老人感受生命律动,同时也上演一场“陪伴的长情告白”。
“百善孝为先”
别忘了时常向父母长辈道一声问候
说说想念、聊聊家常
今日重阳
祝福天下老人
健康幸福、如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