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万企 解难题 优环境 促发展|完善长效机制探索 助力企业市场开拓
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用真招实招为企业纾困解难,不断增强发展信心。当前,成都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五个聚焦”“五个新篇章”的新要求,把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作为第一位任务,着力推动经济企稳回升,努力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推出“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特别报道,敬请关注。
自今年9月以来,我市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已有两个月的时间。两个月来,各地各部门坚持以“用户”思维为导向,拿出真招实招为企业解决现实困难。数据统计,全市各层级累计走访企业约3万家,收集问题诉求超1.5万个,已办结问题诉求超过1.3万个。而针对企业反映最强烈的“拓市场、降成本、给场景、搭平台”4 类共性问题,相关职能部门细化措施方案,建立长效机制,由点及面推动共性问题得到系统解决,力争解决一类问题、受益一批企业、助力一个行业。
家具建材是崇州市的支柱产业之一,如何为这些企业开拓市场,抢订单?当地近日就开展“推崇臻享新机遇”的产业对接活动,把家具样板间搬到了城市街头、社区住户家门口,让本地家具产品直接面对一线市场。
崇州家居产业公共品牌天府美好家相关负责人 邹泽燕:我们成功将1000多组客户引流到展厅,同时我们成功引流到企业端的,有100多组的客户。目前我们不仅仅是接到了本地的订单,而且也接到了来自沈阳的订单。
崇州市经济科技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牟小刚 :目前共收集到涉及能源保障、政策兑付、市场拓展等10个方面的216个问题。我们采取三天出方案,一周给回复的这个要求、这个机制,目前已办结了90%以上的问题。
无独有偶,青白江区和市城管委一道,也于近期举行新能源商用车供需对接会,协调组织超过250家企业500余名嘉宾来到企业车间,一边参观,一边洽谈,展销结果远超预期,现场成功签约749台,还收获大批意向客户。实实在在解决了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公司等企业反映的氢能源车推广难的问题。
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总经理 赵青:通过这次政府相关部门调研、过来走访 ,我们提出了一些具体的问题,在这过程中也得到了及时的响应,这场供需会就是对于我们前期提出的问题,包括我刚才说到的难点,一次正面的回应。
各地的拓市场活动如火如荼,职能部门牵头的拓市场工作也是热火朝天。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牵头专门组织开展拓市场百日攻坚专项行动,该局了解到企业市场开拓类问题诉求占所有问题总数的20%以上,普遍存在“品牌不硬、信息不畅、渠道不广”3大类市场问题。为此,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遴选发布两批次共191个成都工业精品,开展“成都用、全国用、全球用”供需对接系列活动,把市场开到了企业的家门口。
同一时间,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还组织成都轨道交通企业组团参加德国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企业组团在展览会上共接待全球客户约360家,签约金额约5000万元,有力提升了企业拓展海外市场的信心。据悉,该局会同其他职能部门,已策划了108场供需对接活动,目前已举办49场,参与企业超2000家,发布需求清单超500亿元,达成意向订单超100亿元。这种为企业打造“线上全天候+线下面对面”对接模式,得到了企业的认可。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首席经济学家 汤继强:在实际工作中为企业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效果非常明显,而且有政府的积极作为,对于市场主体增强自己市场竞争的能力,培育自身发展的竞争实力,也包括他们的新质生产力培育,对于整个经济发展的信心和能力,有一个巨大的提升。
“进、解、优、促”不只为解企业一时之困,还需要探索有效机制谋长远发展。放眼全市,市农业农村局不仅开展了全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座谈会,还成立了13个服务小组,为企业搭建有呼必应、有应必答的长效机制;高新区印发了营商环境提升专项工作措施,持续做好助企服务;新津区探索出1个总专班加4个行业专班的“1+4”工作机制;邛崃市创新建立的“企业走访服务”系统,形成了一套信息便捷采集、问题闭环解决的线上线下高效协同工作机制。各级政府部门还组织智库、金融、法律等机构加入到服务企业长效机制的探索中,不仅回应了“进万企”的初衷,也体现了成都在优化营商环境、促进企业发展上的决心。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首席经济学家 汤继强:我们从一开始就积极参与到“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中去,我认为这种探索、这种努力,真正找到了在中国特色背景下,我们探索高水平高质量的智力服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