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有情怀、有责任、有信仰!是记录者,亦时刻记录着
有的节日阖家团圆,有的节日全民欢庆;有的节日放假,有的节日加薪。但记者节略有不同,主打夜以继日,风雨兼程。
今天是第二十五个中国记者节,但没有哪个媒体人会把它当成一个可以休养生息的日子。许多记者与编辑依然如往常一样,奔赴在新闻现场、坚守于编辑一线,践行着他们的职业追求——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
记录者,记录着!不分淡季和旺季,365天,成都广电记者一直在路上。
高举旗帜,我们一直在路上。
记者是政策主张的传播者。宣传工作从来都是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大局密切相连。今年以来,成都广电围绕中心,不断深化为党和人民鼓与呼的站位,带着责任和担当,紧跟党委、政府步调,先后推出聚焦城市中心工作宣传的《成都新闻》、《拼经济 看成都》主题系列策划、《枢纽成都》专题专栏、《经济“蜜”探》融媒IP精品产品等,多维度反映成都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精准定格高质量发展的每一瞬间,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前进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舞士气、提振信心。
记录时代,我们一直在路上。
记者是时代风云的记录者。潮涌东方,万象更新,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不平凡的意义也为新闻宣传工作增添着重量。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我们推出《中国智造 天府匠星——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特别策划》,通过影、声、图、文,立体书写新中国的奋斗与辉煌、光荣与梦想,用全面深入、鞭辟入里的报道,展现了中国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显著成果,见证着中国发展的日新月异。一支笔,就是历史的注脚;一个镜头,就是时代的追光。时代大潮浩浩汤汤,我们出现在每一个需要被时代铭记的时刻,并用手中的笔和肩头的相机留存下发展的印记。
情系人民,我们一直在路上。
记者还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见证时代变迁,也关心人情冷暖。在舆论监督最前沿,我们关注群众的呼声诉求,推出专注新闻舆论监督报道的《今晚800》,反映人民的急难愁盼;在乡村振兴主战场,我们深入田间地头,和父老乡亲共话振兴大计,推出《我们村的年轻人:乡村改造家》等温暖鲜活的系列报道,成为成都人获得感幸福感的生动注脚。这样的“鲜活与生动”,离不开记者沉下心、俯下身,深入群众真实生活带出来“冒着热气”的故事。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故事,“有关怀、有力量、有深度”的记录和报道是对过往岁月的见证和对未来日子的期许;“有情怀、有责任、有信仰”的记者,是对人民群众生活的还原,是对时代中国发展进程的忠实记录。
随着媒体格局和传播环境的深刻变革,“新闻式微”的论调时有出现。但仍然坚守在行业内的从业者坚信,于媒体而言,以积极、开放、主动的态度拥抱变革,在新的新闻场域里展开创造性实践,才是应对危机、坚定前行的关键。不同时代的媒体人肩负着不同的使命与责任,但有一点相同的是,大家对于新闻世界的热爱与坚守,正所谓“累并快乐着、信仰着”!
记者很忙。忙碌,是对工作职责的践行,是对新闻事业的热爱。没有假期,他们在忙碌中过节,用忙碌对自己说一声: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