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成都台出品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走向大西南》研讨会在京举行

来源:看度新闻 2024年11月08日 21:01

11月6日,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走向大西南》在北京举行研讨会。《走向大西南》是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的国家重点剧目,该剧于2024年8月23日至9月9日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播出期间峰值收视率达3.74%,市占率高达18.46%,创造了近年来重大革命题材电视剧收视率的新高。

/data/storage/Upload/kd/2024/11/08/cd787f09-1960-40b5-9d55-08feb0a3a07c.png

研讨会上,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司长高长力表示,在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20周年这一重要时间节点,《走向大西南》进一步展现历史细节,让观众再一次感受情感激荡,不仅具有重大历史意义,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重大革命题材创作提供了很多启示。

《走向大西南》历史顾问杨胜群重点介绍了该剧在历史内涵表达上的探索和尝试,鼓励广大创作者在浩如烟海的革命史料中,潜心发现发掘有价值的素材开展艺术创作。

杨胜群说,这部剧中有一条贯穿到底的故事线,生动描写了青年知识分子群体在大西南的战斗工作,写出了他们把自己的前途命运与新中国联系起来的人生选择,也写出了他们在困难、挫折面前有过的彷徨。“这是一个崭新的人物群体群像,在影视作品的人物画廊里增加了一个熠熠生辉的艺术群体形象。他们的种种奋斗牺牲,他们的人生道路对于今天的青年学生、知识分子是很好的人生启迪。”

/data/storage/Upload/kd/2024/11/08/3690a4a0-5262-4148-b397-a26343cf1242.png

“人是文艺创作的中心,《走向大西南》以人带史,力求做重叙事、重抒情、重艺术感染的电视剧故事。”总编剧张强则以“一、二、三、四”总结该剧的创作,即一部补白之作、双线叙事、三首颂歌、四个着力点。其中,“三首颂歌”主要是一首波澜壮阔,讲述刘邓贺带领西南局主政西南、建设西南的史诗颂歌;一首奋斗牺牲、炼铁成钢,勾勒新中国青年走向西南、追寻梦想的青春凯歌;一首坚韧不拔、勤劳勇敢,讴歌各界群众、各民族奋斗团结的幸福欢歌。

剧中“邓小平”扮演者安荣生、“刘伯承”扮演者刘之冰则结合该剧创作,谈了对表演艺术的长期追求,特别是对伟人形象演绎的体会和认识。安荣生表示,能有幸跟随伟人足迹,走进解放、接管、改造、建设大西南的峥嵘岁月,被这位伟人的精神风范和人生境界所感染所滋养,“是我作为一个演员的职业幸运和人生幸福”。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提到,《走向大西南》对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再书写、再创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在相同的题材中发掘出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塑造出了更丰富的人物,拓展了从人民、从社会角度叙事的空间。《光明日报》文艺部主任编辑牛梦笛认为,这部剧以历史为本,高度还原了真实的历史情景,塑造了立体生动的人物形象,用青春视角将革命信仰融入影视艺术中,让革命历史在青年人心里实现落地。

/data/storage/Upload/kd/2024/11/08/7de709d5-b4ef-4618-bce4-4e782bf0aac0.png

《走向大西南》由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成都广播影视集团联合出品。研讨会上,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党委书记、台长曾义表示,非常荣幸能作为出品方、投资方深度参与本剧的创作,“小平同志是四川人,作为四川省会城市,成都对该剧的创作高度重视,充分担当起应有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在资金、资源、政策、宣传方面都给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和保障。这部剧的成功,也将对成都提升城市软实力,推动影视产业建圈强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据悉,2023年3月,在第十届中国网络视听大会现场,成都广播影视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成立一年多以来,成都广播影视集团强化多维合作,持续布局文化展演、影视出品、数字融媒、产业园区等新赛道新业务,推出了《走向大西南》《孤军》《故乡,别来无恙》《做自己的光》等系列影视精品。此外,还推出了《蜀·风流人物——草堂杜甫》等精品纪录片,《三苏祠2023谭咏麟“定风波”诗乐共画》大型音乐文化节目,影视音乐剧《金沙》等,通过深挖天府文化的历史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讲好成都故事,为持续擦亮“三城三都”城市品牌,加快建设彰显天府文化特色的世界文化名城贡献力量。

未来,成都台还将继续展现主流媒体的责任与担当,为观众带来更多饱含国剧气质的原创剧和精品化的“头部剧”,在一场场视觉盛宴中,让观众感受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的启迪力量,以高质量视听内容讲好成都故事,彰显天府文化的时代价值。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