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全国首个!成都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获批 “1+1+N”规划体系全面形成

来源:看度新闻 2024年11月09日 16:47

近日,据四川省人民政府网站消息,《成都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已正式获批,成为全国首个省级人民政府批复同意的国家级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标志着成都都市圈“1+1+N”规划体系全面形成。

/data/storage/Upload/kd/2024/11/09/73e4e510-ba39-417f-b26b-916977c61a81.png

成都都市圈由成都、德阳、眉山、资阳4市共同组成,是四川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的区域。2023年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达到2.78万亿元,占四川省全省比重46.3%。

国家发改委函复同意、省政府批准的《成都都市圈规划》,四川省政府批复的《成都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和陆续印发的《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交通发展规划(2022-2025)》《成德眉资同城化公共服务专项规划(2021-2025)》《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0-2025)》等13个专项规划,共同构建起成都都市圈完善的“1+1+N”规划体系,高度契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第16条“发挥国家发展规划战略导向作用,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基础作用,增强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实施支撑作用”和第20条“建立都市圈同城化发展体制机制”要求,为中央决定落地落细贡献了基层实践和地方智慧。

/data/storage/Upload/kd/2024/11/09/c38c7e7e-d7c1-4cde-84f3-a0c1e7d366cd.png

“1+1+N”成都都市圈规划体系图谱

此次批复内容显示,四川省人民政府原则同意《成都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并表示《规划》是成都都市圈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要充分发挥成都带动作用和德阳、眉山、资阳比较优势,纵深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做优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极核,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都市圈。

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是《规划》的重要方面。根据批复内容,到2035年,成都都市圈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316.38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198.22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2834.28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3446.10平方千米以内。落实各类控制线,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

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方面,批复内容中对成德眉资四市及四川省自然资源厅提出了以下要求: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三区两山,三轴三带”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加强优质农田保护,建设都市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携手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

同时,加强龙门山—邛崃山、龙泉山等生态空间保护,协同开展生态修复治理,共筑长江上游生态屏障;提升成都极核功能,完善德阳、眉山、资阳宜居宜业功能,增强功能节点城市承载能力,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城镇发展格局。

共同实施产业建圈强链,加快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建强全省新质生产力发展主引擎。共建彰显公园城市特色的高品质宜居地,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推动文化保护与创新发展。共建轨道上的都市圈,推进基础设施同城同网,加强交界地带规划引导与管控,推进多层次区域协同。

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