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万企 解难题 优环境 促发展|“暖企兴商”促发展
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用真招实招为企业纾困解难,不断增强发展信心。当前,成都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五个聚焦”“五个新篇章”的新要求,把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作为第一位任务,着力推动经济企稳回升,努力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推出“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特别报道,敬请关注。
好的营商环境代表着什么?它不仅能稳固市场信心,更能激发经济蓬勃活力。我市相关市级部门、各区(市)县在持续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中,站在“用户角度”、坚持“换位思考”,形成了“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解决企业关切问题。
“进万企”是从“用户视角”出发,从“解剖一个问题”到“解决一类问题”,以点带面制度性解决共性问题,真正做到受益一批企业,助力一批行业。成都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了解到企业普遍存在“品牌不硬、信息不畅、渠道不广”的共性问题,为此发布了191个成都工业精品,同时开展了“成都用、全国用、全球用”供需对接系列活动,把市场开到企业的家门口。
在此背景下,成都轨道交通企业组团参加了德国柏林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展览会,签约金额约5000万元。此外,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会同其他职能部门,策划了108场供需对接活动,目前已举办49场,参与企业超2000家,达成意向订单超100亿元。
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主任、首席经济学家 汤继强:有政府的积极作为,对于市场主体增强自己市场竞争的能力,培育自身发展的竞争实力,也包括他们的新质生产力培育,对于整个经济发展的信心和能力有一个巨大的提升。
“进万企”是针对企业发展中的动态问题,建立常态化的政企沟通、联系、服务制度。成都金堂县建立了“县领导+部门+联络专员”的服务机制和“问题收集、分办督办、问效通报”闭环运行机制。当地部分中小企业在面对“智改数转”仍存在着“不会转”“不敢转”的情况,金堂相关部门了解后,立即形成工作清单着手面对面讲政策,手把手传方法,引导企业从“不会转”变为“积极转”。
成都市晋江福源食品有限公司行政专员 范付贤:今天这个场所应该说是非常好、非常契合的,在现场填,有老师可以指导、可以询问,更方便、更快捷。
在为企业解决难题的过程中,全市各市级部门以及区(市)县,已创新探索出100余个长效工作机制。其中26个被精选出分发至全市各地供借鉴交流学习。成都重视形成“常态化”“长效化”机制,与企业一同成长,让企业真切感受到“促发展”的信心。
“进万企”是知难而“进”,企业无事时不扰、有需时必应,解决问题时行之有向。成都未来科技城发展局根据产业链的分布建立了专门服务企业的一套机制办法,确保企业反映的问题,能及时得到回应解答,目前他们已走访园区27户企业,推动解决政策支持、能源配套等方面的问题24个。
鲲滕泰克(成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李正祥:今天解决了我们企业目前遇到的一些困难,我们后边可能会越来越有信心。
成都围绕企业所需、所急、所盼,常态化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贴心”服务讲究方式方法,更考验创新思路,只有坚持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积极协调解决难题,同时多一些“用户意识”“换位思考”,才能把营商环境转变为经营主体切实可感、可及的暖心服务和长情陪伴,让城市与企业彼此成就,共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