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长最长、“以旧换新”…今年“双11”你“买买买”了吗?
2009年11月11日,淘宝商城首次发起“双11”购物节,随之开启了一年一度的消费盛事。不知不觉间,“双11”已走入第16个年头。作为观察消费市场的重要窗口,“双11”折射出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也见证着社会的发展变化。那么,今年的“双11”又有哪些新趋势呢?你“买买买”了吗?
时长最长,平台之间互联互通
今年的“双11”,比往年来得更早一些。
10月8日,抖音先行启动了“双11”;10月14日,天猫和京东也同时开启“双11”,与往年在10月24日前后开启预售活动相比,提前了好几天,成为史上最长的“双11”。
不仅如此,各平台也在优惠力度上加码:今年“双11”,天猫在购买商品享受85折、跨店满减每300元减50元的基础上,额外投入300亿元消费券及红包。拼多多首次推出“百亿消费券”活动,并将“百亿加倍补”升级为“超级加倍补”。10月14日,京东开启“超级秒杀日”,10月31日、11月10日晚8时,分别启动“百亿补贴日”和“巅峰28小时”。
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2024年“双11”全网累计销售额达8450亿元,体现出了消费者对“双11”这一大促活动的热情。
与此同时,支付和物流的“升级”,给消费者带来新的购物体验,提高了商家的运营效率。
今年9月,淘宝天猫接入微信支付,标志着国内互联网企业在互联互通上迈出新一步。10月16日,京东物流全面接入淘宝天猫平台,为平台商家提供了更多的物流选择。10月28日,菜鸟接入京东第三方平台,实现了物流的互联互通。
在淘宝上选好商品提交订单,使用微信支付,再通过京东物流将快递送到家附近的菜鸟驿站……这些过去难以做到的事,如今已经实现。
追求性价比,“以旧换新”叠加优惠
性价比是不少消费者购物时考虑的重要因素。日前,一份关于“双11”消费态度的用户调研报告显示,近半数消费者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寻求更实惠的价格和更好的消费体验。
政府补贴、会员优惠、平台补贴、品类优惠……多种优惠组合,为消费者带来更多选择。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认为,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消费者行为,推出定制化优惠,提升消费者体验的同时,也反映出个性化消费趋势的加强。
家电家居、3C数码产品成为“双11”电商购物节期间热门品类,成交额亮眼。京东平台洗烘套装、0涂层电饭煲等品类成交额同比增长4倍,近3000个家电家居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00%;AI学习机、3D打印机成交额同比增长均超10倍。
服装、美妆个护等品类持续升温,带动个性化消费。10月18日至20日,抖音电商平台服饰品牌成交额同比增长92%,订单量同比增长90%;10月8日至20日,抖音电商平台国际彩妆成交额同比增长175%,支付用户数同比增长90%,订单量同比增长100%。
跨境电商成为新增长点,更多海外消费者参与“双11”电商购物节。京东平台日前新增马来西亚、泰国两站“海外包邮区”,美国和新加坡成为目前订单量最多的海外国家。从品类看,图书成交额增长超50倍,小家电、母婴、玩具等以轻小件为主的品类均实现爆发式增长。
“以旧换新”补贴活动无疑是今年“双11”的一大亮点。通过“以旧换新”补贴活动与电商平台“双11”优惠政策叠加,以“补上加补”的方式,让很多人在家就能以优惠的价格购买到优质的产品。这不仅有力释放了消费潜力,还有助于引导绿色消费,促进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的融合,为消费者带来更好的生活体验。
据了解,今年“双11”电商购物节,京东联合美的、格力等多家企业共同投入30亿元,持续升级绿色家电换新服务,预计今年将有超2000万用户在京东参与家电家居以旧换新,回收的家电家居旧物数量将超3000万台。抖音电商平台推出“3年10亿绿电补贴计划”,3年内将对大家电类目投入10亿元换新补贴。
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电商首席专家李鸣涛认为,从阶段性的成交数据中能看到,受益于以旧换新政府补贴政策,家电品类销售增长较为明显。近期,各地方政府促消费政策不断加码,消费券品类也不断拓展,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场景搭建成为政策支持的重点方向,将持续驱动相关领域消费的快速增长。
消费者更趋理性,商家增长依旧可观
过去,“双11”以极大的优惠力度吸引消费者不停“买买买”。如今,随着市场的规范和消费理念的改变,面对“双11”的海量商品和诱人折扣,消费者已经从最初单纯看优惠的冲动型消费,变成有规划、有选择地理性消费。但“双11”作为中国商业的核心顶流IP,其背后蕴藏的用户红利依然不可忽视。
最新战报显示,商家增长依旧可观,未来可期。淘宝天猫主要行业增长强劲。据魔镜数据,美妆、服饰、家电和数码3C四个行业的总销售额,同比去年第一波核心售卖期,实现8%的同比增长。久谦中台数据显示,四个行业销售额大盘占比均为第一,其中美妆和服饰占比分别达到50.9%和50.7%。新兴品类如潮玩、宠物和运动户外,淘宝天猫引领角色突出,销售额大盘占比分别达69.7%、66.0%和56.5%。截至11月3日,淘宝“百亿超级补贴”订单量超过1亿单,同比高速增长;带动家电、家装、运动户外等行业成交额同比增长超350%,服饰、3C数码增长超100%。
今年天猫双11预计迎来史上最多购买用户,88VIP会员规模保持双位数增长,成为品牌生意增长的驱动器。今年双11消费呈现更加细分的趋势,高端智能手机市场持续回暖。天猫双11数据显示,自10月21日开卖以来,4000元档以上国产安卓手机旗舰成交额同比去年同周期增长57%。
天猫双11第一阶段户外品牌销售成绩单显示,中高端户外品牌占据了榜单的半数席位。其中,户外品牌如伯希和、猛犸象、可隆、Helly Hansen、萨洛蒙、昂跑、Lululemon都实现了同比去年20%至100%的增长。“中产三宝”品牌甚至被户外品牌完全取代。
户外品牌高增长,运动品牌加速入局,得益于中产消费力的爆发。天猫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户外类目中年消费5万元以上的用户人数,同比增长35%;年消费1~5万元用户人数,同比增长26%。
此外,数据爆发的还有美妆品牌,截至11月3日,天猫美妆高客单价商品增量明显。从价格上看,高端奢美品牌的销售同比增长了近30%,而500元以上美妆新品更是迎来了同比超200%的增长,驱动了整体新品的增长。其中,500元以上的男士护理新品增长超300%,500元以上的精油芳疗新品增长超1000%。“买少了,更得买点好的”,在精准护肤的理念下,这届消费者也热衷情绪护肤。独角兽品牌爆发纷纷重仓押宝天猫双11
存量商家和品牌,按惯例在双11吹响“集结号”,初来乍到的新品牌,也期待在双11迎来一个漂亮的首秀。
据天猫官方透露,2024年三季度新入驻品牌环比大涨70%,其中,9月入驻品牌最多,环比8月大增239%。这届天猫双11涌现一批“独角兽”新品牌,开局即爆发,在469个趋势品类拿下第一,其中多数品牌入驻天猫不到3年。
今年4月入驻天猫的Rapha,拿下专业骑行服品类第一;入驻天猫仅1年的家电品牌NEATMAX,在软水机品类夺冠;入驻天猫2年的新锐品牌EVERYTHINK,将U型枕进行配饰化设计,在U型枕赛道登顶。
骑行当道,天猫骑行新品牌接住了这波“泼天的富贵”。入驻天猫仅半年的英国品牌Rapha,天猫双11开卖第一阶段骑行服成交突破3000万,一举摘得专业骑行服品类冠军,瑞士品牌Assos成为专业骑行裤品类新品牌冠军。
随着滑雪季到来,滑雪类目在天猫双11期间成交双位数增长,滑雪装备接力骑行装备成为又一个“火热”新趋赛道。2021年入驻天猫的滑雪新品牌AWKA,天猫双11开卖第一阶段登顶滑雪服品类冠军。
“双11”消费的新趋势,是消费需求升级、市场竞争加剧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共同结果。这个曾经以疯狂购物为标志的节日,如今正演变为一场理性消费的盛宴。消费者以更加成熟的心态,为自己的生活带来真正的价值。
资料来源:经济日报、陕西日报、红星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