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暨天府中央法务区法商融合交流会举行
11月20日,以“涉外法务赋能 贸易链通全球”为主题的成都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暨天府中央法务区法商融合交流会在天府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旨在提升涉外法治服务供给水平,助推企业高水平“走出去”和高质量“引进来”。
全链条全周期护航,共绘开放发展蓝图
会上,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中国世界贸易组织研究会研究部主任崔凡深刻剖析了国际经贸规则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当前面临的国际环境,为企业如何与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对接、拓展国际贸易市场提供了宝贵的建议。受此启发,多家企业代表和律师事务所围绕“走出去”与国际上最新产业政策和补贴规则、知识产权保护规则、竞争政策等对接适应的热门话题进行了探讨和案例分享。
走出去就是一片新天地,引进来成就一番新作为。在高水平对外开放进程中,如何帮助企业有效地参与国际竞争合作?相关部门介绍了成都外贸发展营商环境,详细解读了外贸发展举措、全国海关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政策、外汇收支便利化政策等,为企业提供了最新政策信息和市场动态,助力企业把握发展机遇,有效应对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涉外法律服务在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国际经贸活动顺利进行起到了润滑剂作用。涉外法律服务不仅为外国人在中国境内从事各种经济、文化等活动的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保障,还为中国企业和公民“走出去”提供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现场,6家企业与6家律师事务所成功达成战略合作,并签署了合作协议。来自成都正业佶祥平行汽车销售有限公司的代表深有感触:“自贸区政策环境利好和法律支撑保障为我们拓展海外市场、扩大出口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我们有信心走向世界。”为更好服务企业,活动现场还精心设立法商交流专区,特别邀请了16家知名律师事务所,为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提供精准法律咨询与业务解答。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助力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合作
改革与开放如同一对“孪生兄弟”。只有改革到位,开放能力才更强,开放空间才更大。只有开放扩大,改革动力才更足,改革效果才更好。把准方向、守正创新、真抓实干,把改革开放的“大写意”转化为“工笔画”“施工图”。
交流会上,成都本土的“AI+大数据”技术领军企业----成都智元汇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分享了其在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州成功实现项目落地的经验。公司副总经理刘勇表达了对未来的展望,“期待在成都不断提升制度型开放水平背景下,依托成都市外贸综合服务体系对接更多国际资源,推动成都企业与国际市场对接持续走向纵深,让经贸往来更加密切,交流交往也更加深入。”
成都智元汇与费尔干纳州的合作只是成都对外开放中的一个缩影。
自贸试验区作为改革集成的综合试验平台,是标准最高的开放平台。自2017年成都自贸试验区挂牌以来,这片“试验田”持续通过制度创新和系统整合,加快实现贸易、投资、金融等多方面的便利化和自由化,形成四川独特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截至目前,成都已与全球23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吸引了315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成都自贸试验区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等方面,形成72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并有十多项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与此同时,成都自贸区还通过下放多项管理权限,吸引了大量重大项目和企业入驻。
一项又一项前沿性制度探索任务落地,为深化探索制度型开放打下了良好基础和条件。成都自贸区以不足全省1/4000的面积,贡献了全省近1/4的外商投资企业、1/10的进出口、1/10的新设企业。
不仅如此,为进一步升级服务品质与效率,四川于2021年2月正式启动建设天府中央法务区。作为全国首个省级层面推动建设的现代法务聚集区,初步形成“一点、六院、六庭+”全层级专业化司法审判矩阵,其改革经验也获评“中国改革2021年度特别案例”。“我们将积极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通过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助力企业‘引进来’‘走出去’,为四川打造面向全球、开放通达的国际经贸网络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天府中央法务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