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年航空旅客量突破8000万人次,跻身“全球航空大都市二十强”
11月28日,随着来自北京的川航3U8890航班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降落,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成都天府国际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迎来今年第8000万名旅客。成都成为继上海、北京之后,我国内地第3个年航空旅客量突破8000万人次的城市,跻身“全球航空大都市二十强”,坐稳“中国航空第三城”交椅。
“两场一体”创新高
中国航空第三城地位更加稳固
成都年航空旅客量于2004年突破1000万人次,迈入“千万级航空城市俱乐部”,此后每过3-5年才能站上千万级新台阶,而今年站上八千万级新台阶只用了1年时间,递升量级更大用时却反而缩短。这再次彰显出成都“两场一体”运行下的“1+1>2”的协同联动效应,客货吞吐量连年攀升,不断创下新高。
“成都是继上海、北京之后,我国内地第3个年航空旅客量突破8000万人次的城市,跻身‘全球航空大都市二十强’,中国航空第三城地位更加稳固。”四川机场集团总经理孙绍强介绍说,这既是成都国际航空枢纽“两场一体”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更标志着成都乃至四川在我国民航版图、综合交通体系中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
今年6月,经过中共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审议通过,成都出台《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聚焦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明确提出提升枢纽“五大能力”的目标和任务,其中就包括高水平打造国际航空枢纽。
聚焦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成都加快了国际航线恢复和拓展。记者从市口岸物流办了解到,截至目前,成都的国际及地区定期直飞航线已恢复拓展至72条,其中客运航线50条、货运航线22条,航线数量位居全国城市第四、中西部第一。航空枢纽规模效应进一步发挥,内畅外联的枢纽通达能力进一步增强。
屡屡打破客流记录
2027年有望突破1亿人次
“旅客吞吐量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文明程度、开放程度和活跃程度的重要标志。”四川省机场集团总经理孙绍强表示,近年来,四川省、成都市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加快打造高能级开放平台,外资外贸能级稳步增强,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密切,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为成都国际航空枢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成都国际航空枢纽客货吞吐量继续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五一”、暑运、“十一”期间,客流量均创下历史同期最高纪录。今年1月至10月,成都国际航空枢纽旅客吞吐量、货邮吞吐量分别排名全国城市第三、第五。11月19日,成都航空口岸今年出入境人员突破500万人次,同比增长已翻番。
据预测,成都国际航空枢纽航空今年旅客吞吐量预计将达到8700万人次,2027年有望突破1亿人次。孙绍强表示,四川省机场集团将持续深化“两场一体”运营,加快打造成都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更加有力支撑四川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
拓展空间提质后续发展
双流国际机场T1航站楼即将投用
记者在现场采访中了解到,备受关注的双流国际机场提质改造工程目前已完成飞行区跑滑系统、货运区、公务机楼改造工程并投用,T1航站楼改造工程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工程验收、设备调试和投用前演练等工作,计划明年2月正式投用,届时双流国际机场运行保障能力将再上新台阶。
同时,四川机场集团接下来还将推动完成新一轮成都“两场一体”容量评估,提升两场高峰小时容量,释放发展动能,并开展天府机场总规修编和二期项目前期研究,积极拓展发展新空间。
四川机场集团战略发展部副总经理冯济舸认为,成都年航空旅客吞吐量突破8000万人次,展示了成都乃至中西部地区旺盛的航空出行需求和经济发展活力,这将有力助推四川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外经贸合作走深走实,更好地支撑四川加快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构筑向西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新基地。
资料来源:锦观新闻、川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