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冒领羽绒服 寒了好人心
这叫什么事儿啊!给困难人群免费发放的羽绒服,结果却被拿着高档手机,穿着名牌鞋的人排队领走了。12月7日,作家“大冰”在济南举行了一场免费发放羽绒服的活动。他曾强调,本次活动的赠予对象是买不起羽绒服的学生以及没有厚衣服过冬的困难人员。可是因为现场人太多、秩序混乱,出现了不少手拿苹果手机、身穿厚羽绒服、名牌鞋来排队的人,导致活动被一度叫停。不过大冰倒是很看得开,说100件羽绒服里面有30件被真正需要的人领到就行了。
虽然只是一次小范围的公益尝试,但折射出来的人性却很复杂。排队的人里面,有的可能只是从众心理,都不知道这个活动在干嘛,反正先排了再说;还有的就是郭德纲说的“走道不捡钱就算丢”的心理,就是占便宜来的。至于真正需要的人,可能都在忙于生计,或者根本不知道这项活动。这不禁让人想起历史上和珅的“掺沙子”之举。清朝时期,和珅曾在赈灾粮中掺入一定比例的沙子。虽然看似荒诞,却有效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因为只有真正需要粮食的人,才会愿意付出额外的辛苦,过滤掉沙子后食用,而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则会选择放弃。
或许,在现代的公益活动中,也需要类似的“筛选机制”。比如,有网友就建议,在发放的羽绒服背后印上爱心捐赠等字样,目标人群不会在意,非目标群体则可以被过滤。此外,也可以通过预先登记、身份核实或者社区推荐的方式,让捐赠活动更加精准。大冰的善举值得肯定,而那些不符合条件还来“冒领”的人,不光剥夺了属于他人的温暖,也让怀揣美好做公益的人,心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