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门”成为网络热词 年轻人该如何打赢“睡眠保卫战”?
10日, #年轻人开始渴望加入睡门#登上热搜。近来,“睡门”成为网络热词,而“睡门”并非字面意义上来理解,而是指一种追求高质量睡眠、注重生活平衡的态度, 年轻人渴望加入“睡门”其背后凸显出当代年轻人深受入睡难的困扰。
对于“加入睡门”这个话题,不少年轻人纷纷表示:“我不是渴望,我已经加入”“原来大家都这样”“想要好好睡个觉”“因为现在的压力真的很大,还是要积极地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心态”。
年轻人开始渴望加入睡门 寻求优质睡眠成新风尚
夜幕降临,本该是年轻人放松身心、进入梦乡的时刻,却成了许多人的“战场”。他们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有的年轻人因白天长时间伏案工作,使得身体缺乏必要的运动锻炼,夜晚颈椎与肌肉的疼痛如影随形,让他们睡意全无。还有些人因工作压力大而备受神经痛的煎熬,尤其是在夜晚,疼痛的阴霾似乎愈发浓重。年轻人在工作、学业、社交等多方面面临着竞争与挑战,长期处于紧张、焦虑的精神状态下,身体的免疫力下降,慢性病更容易乘虚而入,而心理上的压力又会放大身体的疼痛感知,进一步加剧了失眠的程度。
年轻人入睡难不仅仅是个人的困扰,更可能引发一系列身心健康问题。社会各界应重视这一现象,年轻人自身也需努力调整生活方式,重新找回优质睡眠,踏入“睡门”,开启健康活力的生活新篇章。
“碎片化睡眠”的危害有多大?
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中,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各种压力和不规律的作息,导致许多人经历“碎片化睡眠”。这种现象是指在晚上睡觉时,由于多种原因频繁醒来,无法进入深度睡眠状态。根据湖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主任医师余翔的介绍,碎片化睡眠并不能让人充分得到休息,反而让大脑累积“垃圾”,加速衰老。
“碎片化睡眠”主要有四大危害:
损害人的认知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反应迟钝,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效率。
代谢紊乱:增加高血压、肥胖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人们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削弱人体免疫功能:增加感染、肿瘤等疾病的患病概率。
如何改善“碎片化睡眠”?
湖南省长沙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贺国华介绍,“碎片化睡眠”既与个体基因、年龄以及基础性疾病相关,也与人们的生活习惯密不可分。长时间看手机、熬夜、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都可能加剧“碎片化睡眠”的情况。
医生建议改善“碎片化睡眠”可以:
养成规律作息时间:按时睡觉、起床,形成稳定的生物钟。
避免睡前长时间看手机:手机屏幕发出的蓝光会影响人体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睡眠质量。
睡前避免喝咖啡、喝酒:咖啡、酒等刺激性饮料或辛辣食物会干扰睡眠。
坚持运动:运动不仅可以提高身体素质,还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放松心情避免焦虑:学会放松心情、解压,减少焦虑和紧张情绪,也是改善睡眠的重要途径。
你的“睡眠保卫战”打赢了吗?
资料来源:新华网、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