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写真”走红!成都也有人在拍,医生、律师发布提醒
你听说过“虹膜写真”吗?
在今年播出的综艺《花儿与少年》,不少观众也跟随节目镜头了解到虹膜写真。伴随综艺节目的热播,近日,“虹膜写真”在全国多个城市兴起,成都也开设了多家虹膜摄影门店。
独一无二的“写真”
每个人的眼睛都不同
什么是“虹膜写真”?它其实是一种特殊的人体写真,摄影师用微距镜头捕捉人眼虹膜的纹理。其拍摄方法与医院检查眼睛类似,顾客将下巴放在一个托盘上,两侧强光将瞳孔照亮,再由正面的相机近距离拍摄,经过后期渲染,就能得到一张专属照片。因为每个人的眼睛都不一样,这也成为虹膜写真最大的卖点。
虹膜写真拍摄设备类似体检时检测眼睛的工具 图据潮新闻
杭州萧山的一家虹膜写真店老板小蒋表示,拍摄虹膜写真,其实并不复杂,整个拍摄过程只要几秒钟。“拍摄设备有点像体检时测眼睛的工具,有一个架子固定住下巴和脑袋,周围还有两盏小灯对着眼球。拍摄时,需要睁大眼睛,把瞳孔露出来。”
成都一家虹膜写真店内展示的写真 图据店家
据老板小蒋介绍,拍摄完成后,会进行后期修图,可以选择保留自己最真实的瞳孔颜色,也可以加入一些调色效果,给瞳孔抹上不同的颜色,看上去会特别一些。
“一般情况下,一张单眼的照片需要修图三四十分钟,我们会把它喷绘成相框。”小蒋说,拍出来的写真,不仅可以做成相框,还可以做成项链和戒指等。
受众以年轻人居多
成都已开10余家虹膜写真店
伴随综艺的热播,给虹膜拍一张写真照在全国年轻人群体中流行了起来。记者搜索社交平台发现,目前全国多个城市都有了虹膜写真店,而成都也已经开了10余家,有不少市民前去拍摄。
网友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虹膜写真
向北是成都一家虹膜写真店店长。从夜市摆摊起步,如今向北的虹膜写真店在成都已经开设有多家分店。据向北介绍,一年多时间,他已经给上万人拍过虹膜写真。
成都一家虹膜写真店内顾客展示自己的写真 图据店家
来拍虹膜写真的都是哪些人?“来店里的客人,基本上都是年龄在25-35岁之间的年轻人。”走访成都多家虹膜写真店相关负责人介绍,绝大多数是00后和大学生,情侣居多,主要用这种方式留个纪念。前来拍摄的群体中,也有一些特别的案例。比如母女结伴而行,带着宠物来拍的,还有异瞳群体。
在成都另一家规模稍小的虹膜写真店里,店长小李既是摄影,也是后期,还负责接待,一个人可以维持一个店的运转。一天中,他通常从下午2点工作到晚上10点,不过最忙的时候是周末,前来拍摄的人最多。
爱美之心人人皆有
医生提醒可能会损伤视网膜
拍摄虹膜的过程,会不会对人的眼睛造成伤害?
“‘虹膜写真’实质上是通过高分辨率相机拍摄人眼虹膜细节的照片。这项技术在临床上也有应用,例如用于诊断和记录眼睛健康状况,但与医疗用途不同的是,‘虹膜写真’更多的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好奇心和个性化需求。”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谢立科表示,一般情况下,拍摄“虹膜写真”对人眼的直接伤害不大,因为所用光线强度通常较低,但如果商家为了追求效果而使用强光照射,则可能对视网膜造成不利影响。
摄影师正在为顾客拍摄虹膜写真 图据央视新闻
如果拍摄设备的卫生条件不佳,也有可能造成眼部发炎等。谢立科表示,在社会摄影机构拍摄时,需要对顾客使用过的设备或者仪器进行消毒,防止感染。在操作过程中用手掰开眼皮等行为也可能导致眼部感染的风险增加。
浙医二院眼科中心副主任韩伟也表示,如果拍摄时需要强光照射,且时间较长、反复照射,对本身有眼睛疾患的可能会有损伤。因此不建议有角结膜炎、眼底病变等眼病,或近期刚接受眼科手术的患者进行虹膜写真。
“写真”虽仪式感满满
律师提醒得注意个人隐私
在社交网站上,许多网友分享了拍摄了虹膜写真的体验。
成都的一位市民表示自己也是第一次拍摄虹膜写真,在看到自己虹膜的一瞬间,感到十分惊艳,觉得里面的纹路很神奇。但也有网友表示担忧,担心自己的个人隐私可能会被采集。
那么,“虹膜写真”真的会暴露个人信息吗?专家介绍,人的眼睛外观由巩膜、虹膜和瞳孔3部分构成。虹膜是位于巩膜和瞳孔之间的环形区域,约占眼睛总面积的65%,虹膜包含了丰富的生物学特征信息,而且在幼年固定下来后维持终身不变。因此虹膜具有唯一性、稳定性、防伪性,是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的优选。
人眼的内部结构 图据科普中国
比起DNA识别取样难度高、识别慢,虹膜识别具有快速、准确等诸多优势。专家指出,虹膜图像采集需特定的虹膜采集仪支持,对设备的要求较高,“虹膜写真”的微距镜头可能无法完成。
尽管“虹膜写真”和虹膜生物认证在硬件、软件和技术原理上并不完全相同,但不排除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结合相关技术手段进行破解,所以最好不要公开展示。
拍摄是否侵犯隐私?“虹膜写真”如果单纯作为艺术品并经消费者本人同意拍摄,不涉及侵犯隐私,但商家若利用拍摄底片获取不法利益则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北京君都上海律师事务所、生命科学与健康医疗法律部主任张文波表示,顾客在拍摄虹膜写真时选择正规、信誉良好的拍摄机构,在拍摄前与拍摄机构签订相关隐私保护协议,规定双方在照片使用、存储、传输等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并对可能出现的隐私泄露情况规定相应的责任和赔偿条款。拍摄完成后,要求拍摄机构妥善处理原始拍摄数据,例如及时删除或按照严格的保密要求存储,避免数据被非法获取或滥用。
资料综合: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封面新闻、潮新闻、科普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