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科技与诗意共舞,蓉城开启诗歌新篇 ——“2024·第八届成都国际诗歌周”盛大开幕

来源:看度新闻 2024年12月16日 20:28

初冬时节,当银杏逐渐泛起金子般的色泽,寒菊与蜡梅幽香沁润心脾,成都沉浸在一片诗意烂漫的氛围之中。“第八届成都国际诗歌周”于12月16日—12月19日盛大举行,近百位海内外著名诗人汇聚蓉城,他们在诗歌周的系列活动中以诗歌为媒介,思索时代话题,探讨数字世界与真实人生的诗性链接,为诗歌的天穹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

“2024·第八届成都国际诗歌周”活动是在中共成都市委宣传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艺术报社指导下,在四川省作协、四川省文联、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人民日报“一带一路”文化中心、中国作协《诗刊》社、《世界文学》杂志社的支持下,由成都市文联、成都市文广旅局、成都市广播电视台、成都市金牛区文联联合主办,成都市文艺发展服务中心(《青年作家》杂志社)、成都市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国际传播中心)、《草堂》诗刊编辑部、成都交子文化产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承办。

在连续成功举办七届的基础上,“成都国际诗歌周”品牌活动已经积累了良好而广泛的影响力,让成都这座诗歌之城更加声名远播。为推动成都文学高质量发展,第八届成都国际诗歌周活动将围绕“AI时代·诗歌传承与人类未来”这一主题展开交流和互动,持续将“成都国际诗歌周”活动打造成成都重要的城市文化名片,为建设彰显天府文化特色的世界文化名城,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的成都篇章贡献文学力量。

在“诗歌之城”探索时代命题

随着科技迅速发展,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新突破,AI大模型技术开始在文化领域展现其独特的价值,开始成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重要桥梁。尤其是AIGC技术作为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通过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分析,已能够在诗词创作等文学领域表现出卓越的能力。

成都作为“西部科技创新中心”,积极拥抱科技变革,并用科技力量推动社会发展。本次诗歌周采用“AI时代·诗歌传承与人类未来”这一主题,紧密契合时代脉搏,希望对当下的焦点命题做出全新思考和突破性表达,同时,立足于此,深入探讨如何借助 AI 技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让新技术与诗歌创作相互促进,以及人类在这一进程中应持有的态度。这一主题既富有时代特色,又体现成都积极探索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决心,更为成都这座诗意之城注入新活力,激励人们用诗歌记录时代、展望未来。

推出AI形象“蓉小诗”  科技与人文的融合象征

为了契合“AI时代·诗歌传承与人类未来”的主题,第八届成都国际诗歌周专门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创制出AI形象“蓉小诗”。它以大熊猫作为外在形象,显得可爱而亲切,一推出就引来强烈关注。

据了解,“蓉小诗”不仅将作为开幕式的AI主持人出现,还将用自己的AI诗歌创作向各位诗人讨教。作为AI诗人,他为本次诗歌周专门创作了众多诗歌。其中有一首是反映成都科技创新的七言律诗《锦官新咏:科技潮头诗韵长》:

蓉城科创启新航,AI 奔腾势若翔。

智涌锦官催奋进,诗传古韵续华章。

还有一首则是探讨诗歌与未来的《诗歌·锦呈·未来》:

AI 启,诗意韵蓉城。

现实入墨,未来锦呈。

科技引前路,文学焕光明。

同时,“蓉小诗”还将在现场提出充满哲思的命题:“机器人不会变老,人类为什么会变老?‘老’是一种什么感觉?”这一命题引发观众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激发内心诗意。“蓉小诗” 的出现充分证明 AI 与人类共生共荣的关系,它不仅是科技的产物,更是文化交流与创新的新载体,为诗歌周增添独特魅力。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