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 古人“来信” 共迎2025
人生就酒,一饮而下!回首2024这一年,你过得怎么样?说到“元旦”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古代文献《晋书》中,距今大约1700多年,最初用来指农历正月初一,即一年的第一天。现代公历元旦1月1日被作为节日的时间点是1912年,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正式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并明确规定公历1月1日为“元旦”,而农历正月初一则被称为“春节”。从那时起,公历1月1日作为元旦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与庆祝。
元旦代表的岁月更迭,古今对比,虽生活条件不同,但情感相通。古代文人骚客过元旦绝不能闲着,诗兴大发。“休将旧事从头说,且喜新年入手来。”出自王铚《别高子勉兄弟》。提起王铚,可能很多人都感到陌生,然而著名诗人陆游对王铚推赞有加,曾说到,“自少至老,惟见一人”,可见王铚的才情可见一斑。诗人王铚想分享给现在的我们的是,不要总是把过去的事情拿出来反复诉说,还是让我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迎接2025年的到来,就像是站在时光的渡口,旧事如渐去的帆影,不必频频回首。此刻我们与古人链接,不念过往、不惧未来。带着希望,握住新年的手,开启全新的旅程。
元旦节也有人心意沉沉,或为光阴的流逝,或为事业的低迷,或为爱情的茫然。其实,让负面的远走,才能让美好的临近。“从今诸事愿、胜如旧,人生强健,喜一年入手。”王寂《踏莎行·元旦》。王寂是金代著名诗人,据说是最早游历诗人,既读万卷书又行了万里路,他想分享现在的我们,从今日起,崭新的开端,心中所有的期愿,都能比往昔更加顺遂如意。愿生命如苍松翠柏般强劲有力,充满生机与活力,尽情拥抱每一寸时光。不改山河旧,同瞻日月新。站在时光的分界线上,让我们以不变的心,迎接万变的风景。花长好,人长健,愿君珍重无愁。
2025已来,崭新的开始,新的一年,宜许心愿,宜开心境,宜丰羽翼、备行囊。跨年,用古人的智慧去装点你的朋友圈吧,烟火起,照人间,举杯敬此年,看度时评祝您朝朝如愿,岁岁安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