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新津“蓉易见”年终盘点 “恳谈会”交心收获民企信心
以“面对面”方式倾听企业的意见建议、以“零距离”态度收集企业的发展诉求、以“实打实”行动解决企业“成长烦恼”......过去一年,一场场蓉易见·政商恳谈会,政企同心同向同力,实现了同发展共进步。
中车长客制造的全球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成功满载运行,济通路桥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材科技入围制造业单项冠军,新津时代获评省级“绿色工厂”......
产业蓬勃发展、企业竞相涌入,是2024年新津坚持把“工业强区”作为高质量发展引擎,持续推进产业升级、培育新兴产业集群的生动实践和有力证明。
近日,以“政商同心优环境、立园满园促发展”为主题的第十二期“立园满园·共建共享”蓉易见·政商恳谈会在位于新津的天府农博园举行。会议既是2024年的“收官”会,更是2025年的“展望”会,对一年来的营商环境建设进行复盘总结,听取企业家们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动“立园满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建议,共叙友情、共谋发展、共话未来。
“立园满园·共建共享”蓉易见·政商恳谈会现场
1→12 一场场双向奔赴 为发展蓄力!
从今年1月18日的首场到12月30日的最后一场。12期蓉易见·政商恳谈会,双向奔赴,从不失约。
本期恳谈会,58位企业、高校、商协会代表带着建议和期盼走进会场。
园区兴则产业兴,产业园区是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引擎。会上,新津经开区透露,园区目前已集聚形成绿色食品、新能源、轨道交通三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瞄定打造成都千亿级产业园区。不仅如此,天府农博园也表示将打造产业特色鲜明的现代农业园区,努力推进明年开门红。
今年以来,新津还不断深化与川大等高校在技术转移等方面的校院地企合作,打通了创新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到商品的全链条环节。
会上,代表们纷纷发言,对新津的营商环境、发展前景给予高度评价,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相关部门负责人积极回应,表示将认真研究吸纳企业家们的意见建议,为企业创造更加优越的发展环境。
“今年以来,新津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部署要求,在营商环境的优化上取得显著成效。”市发改委副主任吴英表示,下一步,全市将围绕“立园满园”行动,切实发挥产业园区在经济发展中“主阵地”作用,全力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力。
月月有主题、个个有回应!
前11场会议收集267个问题
今年以来,在企业服务、政策供给、联合监管方面,新津作了一系列探索创新,建立了“政商恳谈-津商茶叙-周三企业服务日”梯度服务体系,深化区领导定点联系 100 家重点企业
机制,推动服务进园区、进企业,面对面实打实解决企业问题诉求。
从首场“政商恳谈会”起,新津决定将这一沟通机制常态化、制度化,每月举办一次主题鲜明的“政商恳谈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年来,会议主题丰富多样,如“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蓉易见·共谋发展”“践行‘双碳’战略推动绿色赋能产业发展”“搭平台、架桥梁·金融助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等,企业自主报名、政府主动邀请,双方面对面交流沟通,收集解决企业问题诉求。
主题制定后,相关部门迅速行动,紧密配合,精心筹备每场政商恳谈会,根据既定主题针对性设置会议议程,适时征求相关企业代表和专家意见。同时,相关部门还加强了与企业之间的日常沟通,及时了解并回应企业的诉求和建议,确保政商恳谈会能够真正成为企业发声的平台和政府服务的窗口。
一年来,园区和各职能部门表示努力倾听企业的真实声音,确保企业诉求“件件有回音”。
截至目前,政商恳谈会共收集企业诉求267项,主要涵盖出台扶持政策、生产要素保障、生产生活配套、帮助拓展市场、完善审批事项等5类,会议首日交办至相关单位办理,一周后就诉求办理回复情况对参会企业进行回访,企业满意率达100%。
连续参加了多期恳谈会的新筑路桥总经理夏玉龙对恳谈会这种形式满是感慨。“新津各级领导多次到公司调研,解决了项目土地问题,还对新能源项目提供了政策支撑,为企业‘智改数转’注入了充足动能。”
新津还组织企业抱团“出海”,在9月的一次供需对接会上,以大通路桥和新筑交科为代表的轨道交通企业,一举拿下了1.5亿元海外订单。
在新津,政商恳谈会已成为连接政府与企业的桥梁,政府搭建平台聆听企业诉求,进一步推动项目全过程保姆式、陪伴式服务,做到“签约可拿地、拿地即开工”“完工即验收、验收即发证”,实现项目早日投产达效的速度。这种高效务实的作风,让企业对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和期待。“相信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新津的企业将不断壮大。”企业家们纷纷表示。
企业家们纷纷发言提出建议
全力当好企业发展的“服务员”
今年以来,新津大力实施“服务增效”攻坚行动,围绕智慧政务服务、企业服务质效、政策可感可及、安全法治环境等方面,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提升经营主体满意度。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围绕省上赋予新津“打造先进智能制造产业引领区、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功能定位,新津深入贯彻市委“立园满园”决策部署,已对全区产业园区进行了优化调整,包括整合天府牧山数字新城和天府智能制造产业园,规划建设 31 平方公里的省级园区—新津经济开发区。此外,优化建设 96平方公里的市级园区—天府农博园,形成了“一岛三片” 的产业园区布局。这与省市批复的功能定位高度契合。“下一步, 我们将按照‘外塑颜值、 内强气质’的思路大力推进产业园区建设。”新津区有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紧扣全市“立园满园”总体部署,新津经开区力争五年内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成为“千亿级”经开区,并努力创建四川省新质生产力试验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开发区。
新津区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新津将坚持“有需必应、无事不扰”,务实开展“进解优促”工作,着力提升服务效能,做优“津心为企”服务品牌,全力当好企业发展的“服务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