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 >正文

人形机器人充满无限可能 2025高朋学堂第一课开讲啦!

来源:看度新闻 2025年01月03日 17:38

如果宇宙充满生命,我们应该去看看;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我们应该去传播。

1月3日下午,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博士后、中国机器人检测认证联盟人形机器人检测认证工作组专家冯振宇做客成都市广播电视台高朋学堂,为大家讲授2025第一课:《未来已来:智能人形机器人发展现状及应用畅想》。

/data/storage/Upload/kd/2025/01/03/d33469ad-0148-444b-b87e-147e82a2a29e.png

“让人类文明延续更久的最佳载体,就是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技术。”课堂上,冯振宇首先介绍了“具身智能”与其代表产物“人形机器人”,“通俗地讲,具身智能最大的特点就是‘拥有身体’,人形机器人最能体现这一点。”冯振宇讲解说,具身智能行为不仅依赖于信息处理能力,还依赖于智能体的感知和行动能力,即通过感知环境并采取适当的行动来解决问题。在机器人领域,具身智能促使机器人通过与物理世界的互动来自主学习和适应复杂的环境。

4bbc18565a9447b9bd03a8611d687ead.png

研发具身智能,就是研究人类本身。”冯振宇继续讲道,“人形机器人具备类人身体,所以最适应以人类为核心的物理世界,具备情感交互属性,是探索人类本身,突破科学边界的最优载体。”“探索人类本身”——位于成都高新的四川具身人形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具身科技”),就在这样的使命下诞生。

2024年12月16日,具身科技推出了成都市首个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天行者1号”,该人形机器人高1.65m,重50kg,也是四川首台全尺寸、直立行走商业化人形机器人。

979d2dd4a23247d4a6f4bc7560ed162a.png

作为四川机器人大脑创新中心发起单位之一,具身科技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和四川省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支持与孵化,坚定地朝着“人形机器人成都造、高新造”的目标迈进,并以前瞻性的视野和科技创新为动力,秉承“研发世界一流的人形机器人,让其走进千家万户”的愿景,致力于推动未来智能生活的变革,促进人形机器人产业从创新走向普及。

“机器人会代替人类吗?”课堂上,冯振宇站在人形机器人的角度回答了这一经典之问:“目前来看,我认为人形机器人的本质是一种先进生产力——它服务于人、为人类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做加法’而不是‘做竞争’

ffbe35e00b7545e78d47029b2cf356c7.png

课上,冯振宇还分享了人形机器人的研发现状,介绍了特斯拉、波士顿动力、美国Figure AI等国外前沿公司与宇树科技、智元新创、星动纪元等国内企业,同时分享了“天链”“贡嘎一号”等省内智能成果。他指出,将智能程度由低到高划分,智能研究有三大方向:本体智能、空间智能、通用智能。本体智能领域主要聚焦机器人小脑、皮肤、关节、灵巧手等方面的技术;空间智能方面,他以扫地机器人“找主卧”的例子生动地阐释了环境重构与自主规划的关键科学问题;而通用智能,则以chatGPT等大语言模型为代表,融入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中。目前,聚焦本体智能、空间智能领域的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丰富,但离落地使用尚有距离。以具身科技为代表的智能科技公司将利用现有下游客户渠道,逐步实现产业发展生长曲线。

957b8e3c38c14ecfa82a70b5e02c5476.png

“在中性假设下,2035年人形机器人市场需求总量为590万台。在制造业中,还有大量的非结构化场景无法实现自动化作业,需要人形机器人参与。机器人教学、核设施检修、健康护理等领域更是需要这一智能成果。”对于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冯振宇分享道,“我们甚至还可以畅想外星球基地的建造、探索。”

课后,大家纷纷点赞“人形机器人成都造、高新造”。“本期学堂让我深受启发,2025年,我将尝试利用更多AI智能技术丰富内容生产。”来自新媒体中心的邓女士说。

191